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2-24 09:41:18
文/向潤源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明末清初的韻學家沈謙在《填詞雜說》里,對李清照有如是評價。何為“當行本色”?若只是千古文壇中一位留有姓名的女性,未免浮于表面。她個性獨具,落筆成書,用才華刻寫人生,以個人命運的起伏成就了時代的跌宕。
身處充滿詩情畫意的世界,李清照自小便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藝術修養(yǎng)。靜若處子是尋常名門閨秀所遵守的,而李清照兼具動如脫兔的氣韻。且同她“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再看她“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小小庭院束縛不住她的靈動心性,游走于煙火市井,游覽遍湖光山色,是她的樂趣所在。甚至博戲、飲酒,對李清照而言都游刃有余?!白蛞褂晔栾L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贝珠|中,李清照不解借酒消愁的滋味,只覺縱酒放歌乃是快意人生。雨后花朵嬌妍欲滴,何嘗不是輕盈恣肆的生命感。
才情累積于心,一朝外展給世人,便一鳴驚人。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在汴京刮起一陣清新明麗之風,《堯山堂外紀》記載道:“當時文士莫不擊節(jié)稱賞,未有能道之者”。
李清照無拘無束地生長著,在男性文人主導的文學場域,她好似一株絕傲的海棠。李清照《詞論》一文的開篇,例舉了一則故事: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李八郎的歌藝名滿天下。他參加一名新晉進士的宴會,進士讓他裝扮得衣衫襤褸,向賓客介紹他是自己的表弟。眾人都不理睬李八郎,對主人邀請他演唱嗤之以鼻,但“及歌喉發(fā)聲,歌一曲,眾皆泣下”?;蛟S李清照不僅要強調“詞”與音律相協由來已久,還希望在詞壇上占得一隅,受到公允的對待。
李清照的“當行本色”固然有細膩輕柔的一面,亦有在人生際遇和時局朝政的浪濤中以柔克剛、嶄露鋒芒的品性。
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分屬新舊兩派,本應交往越少越好,但李清照的愛清澈透亮,只愿得一心人,自是無悔于來這世間一遭?!耙装矀x之作,大抵為明誠而發(fā),所謂‘女子善懷’,充分表其濃摯悲酸情感,非如其他詞人之代寫閨情,終有‘隔靴搔癢’之嘆。”《漱玉詞敘論》中點評道。
趙明誠歷經宦海浮沉,李清照紅顏作伴,其詞作皆為切身體驗后的藝術化呈現?!芭吕刹碌溃娌蝗缁婧?。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鬢看”是新婚燕爾時的明媚,“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是受黨爭株連后的悵惘,“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更是生離死別帶來的錐心之痛。亂世中,賭書潑茶,郎情妾意隨風而逝;共研金石,珍貴藏品流失大半。一朝名門望族,半生零落飄搖,李清照的詞風發(fā)生了很大轉變,意境卻愈發(fā)渾融。
“認命”二字,從不是李清照的信條。即使短暫嫁給利欲熏心的張汝舟,她也在認清小人面目后,果斷抽身。依照當時法律,無論是與非,只要是妻子狀告丈夫,妻子就須入獄兩年。李清照甘受刑罰之苦,但求“易安居士”之名回歸純粹,一如皓月霜雪。
“人比黃花瘦”,因愛情的百轉千回,更因感時憂世而消耗心力。年少時起,李清照所關注的,就不在于金釵粉黛,她借史論今,將自己對北宋末年朝政的擔憂傳達出來。“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這首《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唐朝發(fā)生動亂的原因,為當下的境遇提供借鑒。只可惜朝代命數,并非因一名女子的思慮就能發(fā)生根本性改變。
親歷烽煙讓李清照不得不從天真無邪蛻變?yōu)槌墒旄删殻溟g的辛酸苦楚,只能是以詞為媒來表露。委婉表達離家去國之感,有“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托古喻今、諷刺無能之輩,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直陳剛烈心性,有“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一段歷史,承載了多少臣子和百姓的悲歡,封存了多少銘心刻骨的記憶。驀然回首,滿地黃花堆積,李清照佇立其中,向著曾經的明麗山川和萬家燈火深情凝眸。
然而,遷徙奔走如何,美人遲暮又如何?“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常人眼里清淡婉約的李清照,其實自始至終都在追尋理想的精神寄托。那個曾在優(yōu)渥家境成長、擁有過幸福婚姻的女詞人,過盡千帆,內心仍渴望著像鵬鳥一般自由翱翔。她豐富的氣質和詞作里,既有溫婉綿柔的情懷,又有英雄主義的豪邁,更有浪漫主義的奔放。
天上星河輪轉,人間風景常換,無論傳奇,不管功過,盡悉留給后人評述。李清照的“當行本色”,已然落花成泥,情疏跡遠只留香……
(原文刊載于《湘潭大學報》)
責編:胡孟婷
一審:蔣睿
二審:顏石敦
三審:白培生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