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飛山 2025-01-27 10:08:57
文/千年飛山
常言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誠然,人生實苦,一路上難免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如果能有幾個貼心朋友傾訴和幫襯,自然就會好過多了。
在你困頓的時候,朋友伸手拉一把;在你落魄的時候,朋友會給你解圍;在你很餓的時候,朋友請你吃飯,還介紹工作。
小時候,我們認為只要和對方關系好,就要時時刻刻黏在一起。即使不在一起,也必須要經(jīng)常聯(lián)系,和對方說很多很多的話。
可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要面對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有工作、家庭、孩子,等等,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跟朋友常聯(lián)系,而且即便你想主動聯(lián)系,對方也不一定有時間。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我們生命中留下的人越來越少,很多朋友慢慢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我們的世界中,就算你想極力挽留這段關系,卻無能為力。
但是,你同時也會發(fā)現(xiàn),那些真正和你關系好的人,他們都會理解你的難處,決不會因為不聯(lián)系、不說話,就故意與你疏遠。
事實上,真正的友情,哪怕聯(lián)系不多,也會互相牽掛。有時候,人與人交往的最高境界恰恰是:互不打擾!
否則,干涉別人的生活,不但別人不領情,自己也會找罪受。
古語有云:“君子不救無辜之失”,看似無情,卻蘊含深刻智慧。
生活中,我們常因同情或善良,過度介入他人的生活,但結果卻往往事與愿違。
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課題分離”理論:每個人都需對自己的問題負責,別人的命運并非你的課題。
如果介入別人的人生,打擾他人的生活,不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可能耗盡你的能量。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獨特的軌跡,外力無法輕易改變。懂得放手,既是尊重他人,也是放過自己。
正如一句哲理所言:“愛他人最好的方式,是不打擾他們的成長。”
其實,朋友交往時,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弄明白,都要一起去做。
若是你過分在乎朋友,那么社交的距離就會消失,人與人之間便會出現(xiàn)矛盾,鬧得很不愉快。
所以,別人的人生方向、家庭矛盾、工作煩惱、失意痛苦等,你只要知道就好,不要去打擾。
如果對方不說,你最好別問。是取是舍,都是他的選擇,你不要代替他做決定。
你要記得,很多時候,“無聲的陪伴”就是無言的溫暖和感動。
周國平曾說:真正的友誼,是不喧鬧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要忙,孩子要養(yǎng),父母要顧……
成年人的世界里,時常斷聯(lián),偶爾想起,才是友誼最真實的樣子。
三毛和林青霞是特別要好的閨蜜,但兩人忙于工作,見面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后來,三毛憑借《撒哈拉的故事》再次出名,并答應給林青霞的劇組寫劇本。林青霞本想趁著空閑去找三毛討論,但得知三毛當時忙著在各地演講,便沒去打擾。
一天,聽說三毛摔倒受傷,林青霞心急如焚,想去探望。但導演嚴浩說,三毛這一病,反而可以趁著在家療養(yǎng)的時間寫劇本。
果然,出院后的三毛下不了樓,就開始劇本創(chuàng)作,食物都由別人送上去。
而林青霞也知道,三毛不喜在寫作的時候受到打擾,幾次去探望她,也只走到樓下,并未與之見面。
直到三毛寫好了劇本,林青霞才走上閣樓,與三毛一起探討,到了動情處,兩人還一起跳舞演繹。
所以,三毛曾深有感觸地說過:“知交零落實是人生常態(tài),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
朋友之間,不聯(lián)系,不代表不在乎;不問候,不代表不思念。
因為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忙時不擾,不僅是對彼此選擇的尊重,也是對彼此難處的體諒。
很多人以為天天聯(lián)系,才能增進感情,但事實上,真正的朋友,不會因忙碌而疏遠,也不會因距離而生疏。
一半是不擾,一半是牽掛,各自忙碌,又各自在意,才是友情最好的狀態(tài)。
正如在《圓桌派》中梁文道提出的觀點:“最理想的人際關系是相互陪伴,但不會干擾對方,尊重彼此的空間和獨立性,不過分干擾或打擾。”
在這種關系中,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界限,卻又有一種微妙的聯(lián)系。
就像一位作家所說的:“朋友之間再親密,分寸不可丟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
有時候,即使關系再好,也不能過分打擾彼此,而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種距離,并不意味著冷淡,而是一種微妙的平衡,讓每個人在彼此的陪伴中感到愉悅和滿足。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的很微妙。
有時候,過于親密反而會讓彼此感到不自在,而適度的距離則能讓關系更加穩(wěn)定和舒適。
友誼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平時不會頻繁打擾,有事必定事必躬親,見面必定分外真誠!
演員陳道明的交友方式不同于常人,他不喜歡關系過于親密,也不會讓別人跟他過于親密。他認為,過度的交心會讓彼此產(chǎn)生厭倦和疏遠。
有時候,朋友會跟我們說太多的私事,但我們并不需要過分打聽或干涉。
因為朋友的私事,不僅跟我們沒什么關系,而且過多的了解,會讓彼此之間失去隱私和尊重。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隱晦和皎潔。過分干涉他人的私事,是一種冒犯和不尊重,有時恰到好處的冷淡,娃往往勝于不合時宜的熱情。
“你忙你的,有事找我。”這世間,最好的友情,或許就是如此,忙時不擾,閑時牽掛,累時支撐,難時陪伴。
責編:羅嘉凌
一審:黃帝子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nèi)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