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09 08:04:29
作者|夏建平
小河在長江邊上,比一般的河要大,比大江大河要小。
小河不大,卻是家鄉(xiāng)的標(biāo)識。只要知道小河在哪,回家就不會迷路。春天來臨的時候,細(xì)雨淅淅,微風(fēng)輕輕,吹皺了那一河水。河水兩邊有伴河而生的坡岸,像河的臉頰,長滿了個頭不高的青草野花,偶爾也有一小塊青苔水藻,生機盎然。漲水的季節(jié),很少水漫全域,大多時候只會露出個頭面在河岸邊,好似一條綠色的飄帶,有時也像一片綠毯浮在水面。
鄉(xiāng)村小河。通訊員 攝
花瓣含著羞澀,在藍天碧水映襯下,無比燦爛,展露著春天之美。在田里勞作的人們,沿著小河邊上學(xué)的孩子們,還有放牛養(yǎng)鴨的村民……環(huán)顧著這河美景,臉上綻滿了笑容,徜徉其間,與河相映,格外舒坦。
那些上了年紀(jì)的人說,這河上百年沒有干涸過,也沒溢出到路面過,原因是伴著長江這條母親河,是上天賜給咱村莊的一條神河。這條河里沒有血吸蟲、螞蟥,口渴了喝上一口,清甜涼爽,手頭腳上有點癢或被蟲咬一下,用這條河里的水洗一洗、擦一擦就沒事了。
一年四季,烈日下的小河碧波蕩漾、粼光閃閃,盡管有點耀眼,但仍是那么柔和。夏天的小河水總是滿滿的,澆灌著方圓上千畝稻田。夏日荷花別樣紅,此乃小河一景。胭紅的荷葉在微風(fēng)中圣潔傲立,金絲吐放,宛如絲弦在奏樂。在那個季節(jié)小河里生長的野菱角和芡樹(又稱雞頭)兩種浮葉植物享有盛名,算得上是河里的特產(chǎn)。菱角葉浮在水面,清秀端莊,不占地方,有四邊形、五邊形不等。菱角米長在水里藤蔓上,像牛角塘,一顆一顆地掛在上面,生吃甜爽可口,曬干煲湯降火。芡樹也是根生在河泥里,葉子好似磨盤面,大闊葉,以青綠色、紫紅色為主,它的梗子和長在泥巴根蒂中的雞頭米,常常是當(dāng)?shù)乩习傩兆郎系臅r令菜肴。芡樹梗是帶刺的,既可采回家吃新鮮的,也可腌制,雞頭米像珍珠,生吃很脆,熬湯極具營養(yǎng),稱得上是“水中人參”。小河的這些植物頗具季節(jié)性和地域性,喜歡熱天、溫水。
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小河歡騰的時節(jié)。河岸上勞動者手舞鐮刀,腳踩打稻機,帶著豐收的喜悅,在金黃色的田野上奔忙。夏去秋來,小河的水有點泛黃,帶著一些渾濁,不過不要多長時間,她又會呈現(xiàn)清亮的常態(tài)??粗燎趧谧鞯娜藗儯『佑痔砹藥追謵芤?。水生萬物,沒有小河水的澆灌和滋養(yǎng),哪來禾苗的生長和成熟。每到秋收,田野稻浪翻滾,小河清波細(xì)浪,收割打稻的號子,犁耙阡陌的場景……一派祥和。
不知是哪個年頭,聽說河邊的稻田要水改旱,不種稻谷了。村里的老漢一臉愁容,望著這一片良田和這條小河發(fā)呆,幾百號男女老少今后吃啥?這是祖輩和上天賜給我們的飯碗??!幾番折騰,又沒有立馬改旱改種。
秋風(fēng)瑟瑟,寒意漸近。河岸的幾臺抽水機完成檢修,抹上黃油,準(zhǔn)備封存。幾只小木船奔忙在小河上,清雜草、除浮渣,梳妝著河面,保持著她的顏值。
江南的冬天不是特別冷,小河一般不結(jié)冰,哪怕是隆冬時節(jié),寒風(fēng)刺骨,雪花飄飄,河面上偶爾有薄薄一層冰,可太陽一出來,就融化了。說來也怪,小河冬天不現(xiàn)衰敗,并不寂寞,姿色依然,水不滿,但也不涸,河岸上花不見,卻草不荒。這時,抓魚的人來了,挖藕的人最多,工具五花八門,著裝各有特色,還有不少祖?zhèn)骼嫌镁?。最有趣的是在河底柔軟的泥巴中摸魚,鯽魚、桂花魚、財魚、腳魚……手感很爽,全是純天然。
湖藕是小河的特產(chǎn),每逢春節(jié)前幾天,村里人都出動了,男女老少在小河里,幾個人劃一塊,圍一圈,用面盆端掉一些水,穿著齊腰高的雨靴,以長把鐵鍬為主要工具,打掉稀泥,在三四尺深的泥巴里,挖出一支支帶著淤泥的湖藕,頭尾細(xì)尖,中間一節(jié)一節(jié)地像腰鼓,生吃清脆,炒著爽口,粉蒸特別香,與排骨一起燉湯,味粉厚。小河里的藕是當(dāng)?shù)氐钠放疲汗?jié)前后很搶手,是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在百年老屋場動遷和原生產(chǎn)隊一分為二后,也不知何故,小河的水開始少了,河床也時有顯露。聽人講小河變遷的故事,源自長江有一段時間連續(xù)幾年處在低水位,加上在小河和長江中間又開了一條排灌渠道,小河旁的稻田也改種了,原有的水系沒落了。兩岸有些田土荒蕪,雜草叢生,放牛養(yǎng)鴨的也不見了。
斗轉(zhuǎn)星移,興衰無常。小河貌似見不著了,與她相伴的人也少了??涩F(xiàn)在每次走進家鄉(xiāng),走到屋場,談?wù)撟疃嗟倪€是小河的故事。小河伴隨我們多少代、多少年,滋潤著良田、百姓和牲畜,她的湮沒并不代表時代衰落,人順天運,天隨人意,千萬條不是小河勝似小河的“新河”應(yīng)運而生,老百姓在美好的回憶和新的幸福生活中續(xù)寫著江南水鄉(xiāng)的新篇章。
責(zé)編:鄧正可
一審:曾衡林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