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23 18:19:14
讀書,為我插上飛翔的翅膀
婁底市漣源市民政局 張 咸
我是張咸,一名肢體三級殘疾人,此刻在這里,我的心中涌動著難以言說的感動,讀書為我插上了翅膀,讓我在命運的泥濘中飛向更遼闊的天空,非常感謝首屆湖南省殘健融合讀書分享會提供的寶貴機會,讓我能與諸位分享我的個人體會與感悟,通過人生的四個階段來跟大家共同回顧我的讀書歷程。
童年:月光下的書頁,是母親背上的溫度
我的故事始于婁底漣源的一個小山村。兒時的一場病,讓我的左腿永遠失去了奔跑的能力。從小學一年級到二年級,是母親用她單薄的脊背,托起我求知的渴望。記得無數(shù)個清晨,山間的霧氣還未散去,月光像一層薄紗籠罩著蜿蜒的小路。母親的呼吸聲與腳步聲交織,我趴在她背上,懷里緊緊摟著書包,仿佛那是通往世界的鑰匙。
十二歲那年,我翻開人生第一本課外書——《范文選講》。其中一篇《秋葉》寫道:“皎潔的月兒升起在天空。”那“皎潔”二字,像一束光驟然點亮了我的心。原來,月亮不僅是夜空的一盞燈,更可以是詩意的、溫柔的,甚至帶著淚水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書頁間的文字,能讓人在貧瘠的生活里種出一片星空。
少年:淚水與英雄,點燃生命的火種
初中畢業(yè)后,我借到一本《歐陽海之歌》。當我第一次讀到歐陽海為救旅客,舍生跳下火車,勇敢推開戰(zhàn)馬的瞬間,眼淚毫無征兆地砸在書頁上。英雄的壯烈、生命的抉擇,讓我第一次觸摸到文字背后的熱血與重量。后來,我又在書中遇見雷鋒、王杰……他們像暗夜里的星辰,告訴我:即便身體殘缺,靈魂也能在奉獻中燃燒得熾熱。
讀書,讓我的世界不再只有崎嶇的山路和冰冷的拐杖。它也許并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但可以改變?nèi)松膶挾?,閱讀讓人生在有限的長度內(nèi),寬廣遼遠,波瀾壯闊,奔騰洶涌,浩蕩激越,以有限之時造無限精彩。它教會我:人生的意義,不在于能走多遠,而在于心有多寬。正如福樓拜所說,“閱讀是為了活著”,而我更想說——閱讀,是為了讓活著有光。
成年:從書本到生活,在塵埃里開出花
工作后,我始終帶著書中的信念前行。從漣源市福利總廠廠長到漣源市民政局職員,我走的每一步都布滿荊棘,但書中的力量讓我咬牙堅持。我曾以為,文學是遙不可及的殿堂,但事實上,生活是文學的影子,文學更是生活土地上長出來的莊稼。2025年1月12日至17日,在省、市殘聯(lián)的關(guān)懷推薦下,我有幸赴溫州參加了第四屆全國殘疾人文學創(chuàng)作研修班,研修中一位學員分享的創(chuàng)作故事讓我深受感觸,他將窗口辦事員的日常對話,化作展現(xiàn)基層治理的微型小說,將生活中的點滴化作筆下的滔滔海浪。讀書不是逃離生活,而是更深地擁抱生活,通過讀書讓人能更好地表達創(chuàng)作,保安大哥遞來的一杯熱茶,家政阿姨眼角的皺紋,殘友們互相扶持的笑聲……這些細碎的“人間煙火”,不正是最動人的詩篇嗎?讀書讓我懂得:即便命運給了我一副沉重的軀殼,我依然可以用筆,為平凡的日子鍍上金邊,真正的文學就在菜市場的吆喝聲里,在社區(qū)志愿者的背影中...
此刻:感恩與前行,以墨為翼翱翔
作為在紅旗下成長的殘疾人,我始終沐浴著黨的溫暖。新時代的春風里,總書記“格外關(guān)心、格外關(guān)注”的囑托,讓無數(shù)像我一樣的“折翼之鳥”重獲飛翔的勇氣。湖南省委“最為友好、最為友善”的號召,更讓我堅信: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顆心,都能在尊重與愛中生根發(fā)芽。
下面,請允許我以曾經(jīng)的習作《蜜蜂吟》明志:
風輕春爛漫,香郁力難禁。
出入隨雙翅,酸甜共一心。
何辭云路遠,不懼峻巖參。
汲汲千回釀,漓漓萬斛金。
讀書于我,正如蜜蜂采蜜——縱然路途險阻,仍愿以千萬次的奔赴,釀出生命的甘甜。愿我們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翅膀,飛越苦難,抵達光明。
視頻 / 洪志 黃伊婷
責編:黃伊婷
一審:黃伊婷
二審:張馬良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