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5-08 11:37:23
文|賀輝才
去大圍山賞紅杜鵑,這個念頭在我心里已經(jīng)盤旋了三年,直到今年五一假期,我才終于得償所愿。
5月2日中午,我們從長沙啟程。起初計劃是去大圍山逛一圈,當(dāng)天就返回。可沒料到,大圍山地域遼闊,從山下蜿蜒而上的盤山公路遠(yuǎn)比我想象中漫長。恰逢五一假期,前來觀賞杜鵑的人絡(luò)繹不絕,上山的車輛在盤山公路上排起了長龍,只能緩緩向前挪動。小外孫女看著這場景,忍不住說道:“這些車走得好慢呀,就像蝸牛在爬?!闭l能想到,這場擁堵竟持續(xù)了7個小時。一開始,我們還滿懷期待,想著能看到夕陽余暉下嬌艷的紅杜鵑。
然而,夕陽漸漸西沉,我們的車還在盤山公路上艱難地爬行。有人打趣說,看來只能去看月光下的紅杜鵑了。外孫女聽了,嚷著要看星星下的紅杜鵑,可當(dāng)時天空中云層厚重,既沒有月亮,也不見星星。無奈之下,我們只好下山,找了家民宿住下。
5月3日清晨7點,我們從山下的民宿出發(fā)。這一次,車子在盤山公路上疾馳,一路順暢,不到8點就抵達(dá)了山頂?shù)耐\噲?。隨后,我們換乘景區(qū)的旅游大巴,前往核心景區(qū)。
旅游大巴緩緩前行,大圍山的花海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絢麗畫卷,在窗外依次呈現(xiàn)。車內(nèi)的游客們緊緊貼著車窗,目不轉(zhuǎn)睛地向外張望,驚嘆聲此起彼伏。遠(yuǎn)處的山山嶺嶺,大片大片的紅色映入眼簾,就像有人特意鋪上的大紅毯;近處的紅杜鵑花簇在晨光的輕撫下,若隱若現(xiàn),仿佛是懸在空中的水晶簾幕。車窗上蒙著一層細(xì)密的水珠,當(dāng)有游客擦拭玻璃時,突然發(fā)現(xiàn)山崖邊幾株鹿角杜鵑,它們用那虬曲的枝干,托起沾滿露水的玫紅色花朵,恰似舉著剔透的瑪瑙杯盞,美不勝收。
隨著大巴不斷向高處行駛,海拔逐漸攀升,霧氣也開始流動起來。初升的太陽仿佛一位神奇的畫師,將漫山遍野的10萬株杜鵑染成了跳動的火焰。從海拔500米處深沉的暗紅,到1200米處熱烈的橙紅,再到山頂柔和的粉白,垂直氣候造就的奇妙色階,在晨光的照耀下依次蘇醒,如夢如幻。
當(dāng)大巴??吭诮绫êS^景臺時,那里早已聚集了一大批游客。想必這些人是前一天晚上就在山頂宿營的。
抬頭望去,天空湛藍(lán)如洗,幾朵淡淡的白云悠悠地飄浮著。晨風(fēng)吹拂而來,輕柔而溫暖,晨光下的紅杜鵑與藍(lán)天白云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絕妙的重彩山水畫。觀景臺上游人如織,棧道上、馬路上到處都是人擠人的場景。有人不禁感嘆人實在太多了,可放眼四望,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山山嶺嶺、溝溝坎坎,幾乎都被嬌艷的杜鵑花覆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說這里有10萬畝花海,一點兒都不夸張。
家人們都加入了登山的隊伍,他們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yuǎn),站在山頂?shù)挠^花臺,開滿杜鵑的山嶺山坡便能盡收眼底。而我卻選擇留在山的半坡和山底,仔細(xì)探尋紅杜鵑的獨特之處。我想盡力找出那些不同種類、姿態(tài)各異的杜鵑,為日后的繪畫和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大圍山的杜鵑花種類繁多,各具特色。
目之所及,大片大片大紅色的,就是映山紅?;ǘ渚`放時熱烈奔放,無疑是大圍山杜鵑花群落中的標(biāo)志性物種,也是這片花海最基礎(chǔ)、最動人的底色。這是我最熟悉的杜鵑花,在我老家的后山上就有盛開的映山紅,從小耳濡目染,留下美好的記憶,這也是我喜歡杜鵑花的原因。
我繼續(xù)沿著棧道向七星嶺方向走去,幾簇云錦杜鵑肆意張揚,如鶴立雞群般,格外搶眼,我趕緊用手機(jī)拍下了這幅云錦杜鵑照。仔細(xì)觀察,云錦杜鵑的花冠呈粉紅色,形狀如同漏斗狀的鐘形,直徑可達(dá)5 - 5.5厘米。它有7片花瓣,邊緣呈闊卵形,花朵碩大,色澤溫潤,可算得上杜鵑花中的珍貴品種。
一路前行,我又發(fā)現(xiàn)了鹿角杜鵑、猴頭杜鵑、紅毛杜鵑。它們的花色不同,花形各異,皆屬于珍貴的杜鵑花品種。鹿角杜鵑花冠顏色過渡到粉紅色,花絲扁平,子房呈圓柱狀,顏色為褐色。猴頭杜鵑的花色從粉紅到白色,總軸上稀疏地長著柔毛。紅毛杜鵑的花冠是紅紫色,這在整個杜鵑花群落中獨一無二,為杜鵑花海平添了一抹獨特的亮色。
此外,我還看到了羊躑躅、滿山紅等稀有品種,這為大圍山杜鵑花海增光添彩,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觀花體驗。
我穿行在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中,陶醉于眼前鋪天蓋地的絢爛,感嘆大自然的慷慨饋贈。這一刻,塵世的喧囂被隔絕在外,只剩下內(nèi)心的寧靜與震撼,仿佛靈魂也被這花海滌蕩得澄澈透亮。
責(zé)編:劉濤
一審:劉濤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