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5-30 21:38:25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瀚潞
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一場跨越地域與成長環(huán)境的特殊藝術展,在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 “抱抱咖啡”空間悄然啟幕。5月30日,“抱抱詩意·光合詩房——七彩盒子堆堆計劃×田野詩班詩畫交流”用詩歌與畫筆搭建起橋梁,讓特殊兒童與留守兒童的心靈在此相遇,共同編織出一幅動人圖景。
抱抱孩子的詩畫
展覽現(xiàn)場,櫥窗、桌面、玻璃窗上,一首首童真盎然的詩歌靜靜流淌。
“真的好奇怪/疼的時候能忍住/累的時候能忍住/只要爸爸媽媽要外出打工/坐在車上像我揮手的時候/眼淚/忍不住”來自留守兒童的詩歌,讓人鼻子微微發(fā)酸。
“一切都變成黑白/我觸摸到你的心/感受到溫暖和善良/于是我的世界流光溢彩”。來自特殊兒童的詩句,字里行間透著對光明的向往。
“蘋果惹來了小鳥/小鳥圍滿了/嘰嘰喳喳/吵得我滿耳都是蘋果的甜”—— 孩子的奇思妙想和天真活潑,讓在場者忍俊不禁。
這些詩歌配以孩子們充滿張力的畫作——無論是自閉癥少年筆下線條奔放的熊貓,還是聽障兒童用觸覺“繪制”的《我的爸爸》背影,都在訴說著對美好的本能追尋。
展覽設置觸、聞、聽三大沉浸式互動亮點,以多感官藝術形式,將來自“田野詩班”兒童們的詩歌作品,轉化為可觸摸、可聆聽、可感知的多維藝術體驗。普通兒童可通過聞氣味、聽聲音等互動裝置與詩歌作品深度對話,特殊兒童群體可以通過觸摸詩歌盲文等無障礙藝術場景中閱讀詩歌。
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王磊表示,此次展覽充分利用了友好湖南-抱抱公益·咖啡學院的公共空間,以“詩”為媒介,通過“非語言化表達”的形式,融合展示“田野詩班留守兒童”與“特殊學生”兩個群體的作品,從而激發(fā)融合教育的更多可能,進一步助力孩子們的文學探索,期望讓更多的社會人士通過活動關注這幫兒童的心理動態(tài),喚起對生命、大地萬物、情感的共鳴。
抱抱“孩子”的咖啡
與以往的展覽不同,此次展覽的空間是一間不尋常的社區(qū)咖啡店。
該咖啡店是由長沙特殊教育學校精心打造的公益計劃,是特殊學生群體融入社會的“實驗場”,旨在探索‘教育 + 就業(yè) + 創(chuàng)業(yè)’的可持續(xù)模式,讓咖啡成為特殊群體融入社會的橋梁。該咖啡店于4月起營業(yè),目前已有 3 名特殊群體青年參與實習。
從特校畢業(yè)、學習制作咖啡已九年的花花,是一位能熟練制作咖啡的能手;浩浩在學校學習服裝設計,卻更鐘情于咖啡制作,如今他每天獨自從長沙開福區(qū)的家乘車來咖啡店上班,風雨無阻。冰冰在學咖啡時手會顫抖,拿起放下杯子都有困難,但她努力想辦法,執(zhí)著學習,最終能操作咖啡拉花。
活動當日,三位實習店員們?yōu)楝F(xiàn)場嘉賓觀眾制作咖啡。品嘗到充滿心意的飲品時,觀眾紛紛豎起大拇指。
“店內咖啡飲品最大的特點是無添加??Х戎惺褂玫拿倒寤ㄡu、桂花醬是現(xiàn)熬的?!北ПЭХ戎骼砣送蹑陆榻B。
不僅僅是咖啡飲品,該空間涵蓋了文創(chuàng)休閑區(qū)、吧臺區(qū)以及融合課程體驗區(qū),為社會公眾開設咖啡體驗課、烘焙體驗課等活動。王媛介紹,在活動中,三位特殊群體的實習店員也會擔任助教,讓顧客在學習咖啡知識的過程中,近距離了解特殊群體的工作狀態(tài),也讓特殊群體擁有一個接觸社會公眾的機會。
作為“詩歌與藝術展” 的載體,抱抱咖啡的櫥窗、桌面、玻璃窗上均陳列著特殊兒童與留守兒童的詩畫作品??Х取⒃姼枧c孩子們的畫作相互呼應,讓咖啡空間成為 “可品嘗的藝術展”。
“咖啡門店將拿出10%的營業(yè)額注入專項基金,用于支持學校的特殊學生?!蓖蹑陆榻B,未來計劃復制推廣這一模式,讓更多殘障青年通過職業(yè)技能獲得尊嚴與機遇。
責編:劉瀚潞
一審:劉瀚潞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