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3 09:42:04
老人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前額葉皮層萎縮、海馬體縮小,使得反應(yīng)速度變慢、記憶力變差,這會讓老年人社交時頻頻受挫,產(chǎn)生焦慮,擔心各種尷尬情況,于是選擇回避社交,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過,只要有心改變,這個循環(huán)是可以打破的。社交能力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和持續(xù)的練習來增強。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狀態(tài),尤其是生理狀態(tài)。比如要是感覺自己聽力下降,就到醫(yī)院及時檢查并佩戴助聽器,視力不好的可以配副老花鏡,行動不便時向家人、社區(qū)居委會尋求幫助等。平時也可以通過閱讀、下棋等活動來刺激大腦,保持思維能力和記憶力。要是受到慢病等影響,務(wù)必及時就醫(yī)用藥,減少其對身體健康和認知能力的打擊。
其次是多練習。老人的社交可能不如年輕時容易,難以張嘴就來,但熟能生巧。比如學(xué)幾個開場白,“今天的活動還行嗎”“你身體好好,怎么保養(yǎng)的”等;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有趣片段備用交流,比如最近看的電視劇、刷到的有趣視頻等。在非語言方面,可以對著鏡子練習眼神接觸、微笑、點頭等基本社交禮儀,觀察自己的肢體動作是否自然,還可以和兒女打視頻電話練習,慢慢形成習慣。這些做法不僅能提升能力,也會增加自信,為出門社交做好鋪墊。
最后,多去尋找社交機會。害怕和恐懼需要用行動來打破,電梯中或樓道里對鄰居點頭微笑、買菜時和賣家眼神接觸,并寒暄“您這生意真不錯”、夸夸別人的寵物“真可愛”等,都是創(chuàng)造閑聊的機會。不用在意每次做得好不好,練習了就是進步。適應(yīng)了以后,可以再進一步,嘗試參加讀書會、興趣班等活動,慢慢接觸更多的人。
(《文萃報》3454期來源《長壽養(yǎng)生報》)
責編:伍芳芳
一審:伍芳芳
二審:姚瑤
三審:黃維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