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在線 2025-06-15 18:16:25
清脆的二八大杠自行車鈴聲仿佛在巷口回蕩,縫紉機、老電視等懷舊物件躍然墻面……近日,位于朝陽區(qū)左家莊街道左東里社區(qū)的一條小巷,經(jīng)過改造后化身“立體時光簿”,以老物件勾勒出往日生活的畫卷,不僅實現(xiàn)舊貌換新顏,還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
改造后的小巷。
居民們駐足欣賞墻面上的老物件墻繪。
這條小巷位于香河園中里小區(qū)5號樓與6號樓之間,是居民前往盛福小關(guān)市場的必經(jīng)之路。然而,隨著歲月流逝,墻面斑駁脫落,違規(guī)門洞與雜亂招牌林立,縱橫交錯的電線如同“蜘蛛網(wǎng)”,狹窄的過道還常被違停車輛占據(jù)。原本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巷,逐漸變得破舊雜亂。盡管居民們對此習以為常,但內(nèi)心也盼望著能有改變。
如今,這條小巷經(jīng)過改造后已煥然一新。違規(guī)停放的車輛被清理,人行便道安裝了隔離樁,墻體上亂掛的招牌被撤下,違章門洞也被封堵,兩側(cè)墻面重新粉刷得潔凈如新。更令人驚喜的是,墻面上還繪制了懷舊主題墻繪,將綠色背包、收音機、公用電話、二八大杠自行車、蜂窩煤等老物件生動呈現(xiàn)。這些承載著往日生活印記的元素,瞬間勾起居民們對往昔歲月的回憶,仿佛又能聽見小巷中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談笑聲。
居民們駐足欣賞墻面上的老物件墻繪。
公用電話、信箱、老電視等懷舊物件躍然墻面。
居民們駐足欣賞墻面上的老物件墻繪。
改造后的小巷,成了居民們駐足拍照打卡的“網(wǎng)紅地”。來來往往的孩子們對墻上的老物件充滿好奇,不停地向長輩問東問西;買菜歸來的老人們紛紛停下腳步,細細端詳。70多歲的胡大爺指著墻繪上的老暖水瓶,感慨道:“這些老物件太熟悉了,我結(jié)婚時用的就是這樣的暖水瓶,看著真親切!”一幅幅墻繪,喚起了老一輩的回憶:曾經(jīng),二八大杠自行車載著孩子的歡笑穿梭在巷中;媽媽坐在縫紉機前,踩著踏板為家人縫制衣裳;一家人圍坐在老式電視機前共享歡樂時光……這些充滿溫情的畫面,都曾在這條小巷里真實上演。
如今,經(jīng)過改造的小巷不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更以獨特的方式成為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的情感紐帶。那些曾經(jīng)被歲月蒙塵的記憶,在一幅幅墻繪中重新鮮活起來。
責編:李莉芹
一審:李莉芹
二審:唐能
三審:文鳳雛
來源:北晚在線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