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0 14:49:24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20日訊(記者 胡雪怡 通訊員 鄒瑜)“這些簡牘文獻是打開東漢長沙歷史的‘密碼本’,如今它們有了更廣闊的展示舞臺?!?/span>6月19日,在圖書捐贈儀式上,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黃樸華捧著《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長沙尚德街東漢簡牘》等15種珍貴文獻說道。此次捐贈的文獻資料,為長沙歷史文化研究注入新活力的同時,讓塵封千年的湖湘記憶走進大眾視野。
黃樸華所長(左)與王自洋館長(右)合影
捐贈現(xiàn)場,厚重的簡牘文獻書頁間,承載著跨越兩千年的歷史密碼。五一廣場作為古代長沙郡(國)、臨湘縣(侯國)衙署舊址,出土簡牘6862枚。這批東漢簡牘數(shù)量僅次于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填補了東漢中后期簡牘研究的“空缺”,彌足珍貴。
目前,《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已整理出版10冊,預計還將陸續(xù)出版4冊。根據(jù)初步整理的研究結(jié)果分析,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絕大多數(shù)為長沙郡、臨湘縣官府文書,記錄著“隨人在所占”等政策術語,涵蓋行政體系、司法案件、田畝賦稅、文化風俗等內(nèi)容,為還原東漢長沙社會圖景提供了鮮活的第一手資料。
“這些文獻就像時光倒影,每一頁都藏著古代長沙的故事?!遍L沙市圖書館館長王自洋介紹,館內(nèi)二樓專題文獻閱覽室的“湖湘文博”專架,已匯聚湖南省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長沙市博物館等單位捐贈的數(shù)百種考古研究文獻。此次新增的15種珍貴文獻,不僅豐富了地方特色文獻館藏資源,更讓湖湘考古成果的展示形成完整脈絡。未來,讀者在圖書館就能通過這些珍貴文獻,沉浸式“觸摸”長沙歷史的脈絡。
責編:胡雪怡
一審:胡雪怡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