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2 10:49:16
□吳章
經(jīng)過煙熏的茶就該叫煙茶吧。一道煙熏的制作工序,不用炒,也不用曬,采摘當天就可以做成成品。平江人怎么就想到要用煙火熏茶、焙茶呢?大多靈光閃現(xiàn),出其不意的創(chuàng)新,總是來源于面對困難需要解決。在某個久遠年歲里的初春,在這個江南山區(qū)的小鄉(xiāng)村,連綿不絕地下著雨,一個農婦看到做好的茶葉無法曬干,很快就要腐爛發(fā)霉,心急之下把茶葉往燒著的火膛上一架,不久茶焙干了,一沖泡還有一股煙火的香味,如吃臘魚臘肉般。她驚喜地把自己的突發(fā)奇想告知了鄉(xiāng)親鄰里,于是就有了煙茶。
村民谷雨時節(jié)采茶。
谷雨煙茶,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父輩們說谷雨那天采摘的茶葉做成的煙茶是最好的,應該是此時的茶葉正合時令吧,做煙茶需要茶葉有一定的韌勁經(jīng)得起踩揉,又不能太老。谷雨時的茶葉不如做銀針時般嫩,也不如做紅茶時般老,新茶長到大約兩寸長時,剛剛好。小時候經(jīng)常聽外婆采茶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谷雨時節(jié),晴雨交替,云蒸霞蔚,霧密云濃,最適合茶葉吸取水分和養(yǎng)分,加上茶樹經(jīng)半年冬季的休養(yǎng)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谷雨煙茶之滋味自然就特別鮮嫩。
煙火熏茶。
煙茶是一種小眾茶,在平江的大山里,有一條茶馬古道,茶葉也是當時的幾大產(chǎn)業(yè)之一,但是煙茶一直是自留茶,并沒有隨著商隊走出大山,賣出去的基本都是紅茶。也許是因為祖輩太愛煙茶了,把那一批谷雨時節(jié)最好的茶留給了自己。幼時聽老人們說:“茶老了,就做紅茶賣吧,也別有滋味?!逼浇苏J為茶是要吃的,所以不叫喝茶,叫吃茶,而且只吃煙茶,葉太老而不能吃的茶他們當然不認為是好茶。
去到別的城市,我總是能用吃茶葉這獨特的嗜好,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辨別出平江人來。其他類的茶都只取茶湯,茶葉是要倒掉的,只有平江人獨愛一杯煙茶,而且必吃茶葉,煙茶泡過的茶葉能吃應該也和那道要經(jīng)過揉踩的工序有關,揉掉茶葉中大部分澀味的茶汁,茶葉于是微苦中泛甘,咀嚼生津,最是解渴解膩。飯后吃一杯茶是平江人的習慣,如果不吃掉茶葉,那是不過癮的,平江人會說“沒有收口味”。煙茶在祖輩那還有一種特別的做法,采摘些許枸骨樹的嫩葉,混在茶葉里一起制作,煙茶又添了一份非常獨特的香味。
煙茶的沖泡是非常簡單粗暴的,無器皿的講究,無環(huán)境的苛求,與風雅也無關,在杯中放入茶葉經(jīng)沸水一泡就成,但是水一定要是剛剛沸騰的水,要不沖不開茶葉,也泡不出煙茶之味。泡茶時再放入幾粒茶椒子,兩種香味相融相襯,濃郁醇厚,彌久不散,可以讓人沉醉許久,飯后一杯,瞬間解膩。煙茶與茶椒,唯有平江人才懂其中之味。有一年陪同一位南京回鄉(xiāng)探親的朋友夫婦訪友,在車里,他夫人擰開杯蓋喝茶,一股濃濃的煙茶和茶椒的香味撲鼻而來,頓時坐車時暈暈欲睡的感覺都沒有了,神清氣爽。他們夫婦自年輕起在外地工作定居,幾十年了,只喝煙茶加茶椒,知道他們好這一口,每年平江的侄子都要幫他們早早準備好。
平江人對泡茶不講究,但是茶滲入了平江人的禮儀之中。平江人歷來重視紅白之事,這份重視體現(xiàn)在婚嫁喪葬習俗禮儀中,而茶在每一個習俗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親時以茶傳信,姑娘和小伙通過茶奉與不奉,喝與不喝告知意愿;新娘子進夫家第一禮就是要向長輩親朋敬茶;喪禮中的行禮要三獻茶。
煙茶與茶椒子。
平江人最喜歡左鄰右舍串門,親戚朋友之間也愛走動。婦人們晨起的第一件事除了打掃好屋內屋外衛(wèi)生,就是把茶杯洗好,把暖壺灌滿開水,以備有客來訪,這是主家的禮數(shù)??蛠頃r,婦人只需往杯中投入一小撮茶葉,用暖壺里的水一沖,就可以馬上端給客人,如果要臨時洗杯燒水,讓客人坐著久等,那是極不周到的,不知早早預備好茶水的婦人,一定會被說成是一個懶婆娘,去她家是茶都喝不到一杯。平江人的待客之禮,婦人是一定要懂得第一時間奉茶的。若家里有客來訪,客一走入堂內,婦人就要立馬起身走向茶臺,泡來一杯熱茶,在客人剛落座之前雙手端給客人,免其再起身接茶,則剛剛好。
近年,平江煙茶獲得農業(yè)農村部“農產(chǎn)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一個需要保護的東西,一定在漸漸遠去。以前家家戶戶做煙茶,現(xiàn)在十戶難有一戶,如我的外公那樣把做茶當作煮飯炒菜般的基本技能的時代已經(jīng)遠去,回想起小時候的生活,我們確實是已經(jīng)失去了很多往日鄉(xiāng)村生活的日常,那些日常現(xiàn)在回憶起來充滿了田園式的浪漫,如外婆焙茶時從灶里穿過茶坑裊裊升起的輕煙,是飄逸的、柔軟的,如薄紗在風中輕撫的溫柔。
不管是地理標志保護,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申請,我始終認為煙茶只是平江人的煙茶,煙茶是平江人最質樸的,也是最獨特的東西,祖輩們家家戶戶做煙茶時的,其實并不苛求煙熏時燃燒的是翹栗根、秕谷,還是油茶殼,灶門彎里有什么柴火就用什么熏。也沒有人努力地想賦予煙茶更多的文人元素和內涵,甚至最大地去提高它的價值和賣點,想把煙茶置之高臺,成為尊貴之品。其實煙茶終究是小眾茶,它的煙熏味,非平江本土人大多也是不太喜歡的,因為味道太獨特,如榴蓮,愛之人獨愛,不愛之人覺得奇臭無比。我們的祖輩把煙茶奉為唯一,因為他們自小吃的就是煙茶,煙茶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東西,并不是被束之高臺,讓他們去崇拜的文化產(chǎn)物,他們對煙茶的這種感情融入日常的細節(jié)里,存在但不自知。
不會消失的并不是在盡力保護的,而一定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見到和觸摸到的東西,有如小時候的某個春日午后,有明媚的陽光,嫩草的清香,野花的嬌美,貍花貓的玩鬧,外公外婆忙忙碌碌一天為一件茶事,簡單而平常。而我在幼時親見了鄉(xiāng)村農家一個樸素的、平淡的并沒有任何特別的勞動場景,如今回憶起來,卻是讓我如此深深懷念的一份單純美好的鄉(xiāng)村生活況味,可以用一生去回憶的美好往事,這就是煙茶于我的意義。
責編:王相輝
一審:吳天琦
二審:徐典波
三審:姜鴻麗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