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永成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3 22:26:07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范警元
6月19日8時40分,慈利縣象市鎮(zhèn)黨員干部在對旭日塔村巡查時,發(fā)現(xiàn)村民譚本喜家屋后有滑坡風險,立即組織危險區(qū)域4名群眾轉移避險。20分鐘后,滑坡險情發(fā)生,大量巖石和泥土沖進房屋,因轉移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
6月18日至23日,我省強降雨地區(q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常德、懷化等地已累計組織群眾轉移避險12.75萬余人,接報典型轉移避險案例69起。實踐證明,提前轉移避險是避免人員傷亡最有效的措施。
(永順縣潤雅鄉(xiāng)麻陽村組織群眾轉移避險。)
及時轉移,跑贏山洪和地質災害
6月19日凌晨4時左右,張家界永定區(qū)沅古坪鎮(zhèn)柏楊坪村暴雨如注,當?shù)卮甯刹棵翡J地意識到穿村而過的河流可能會發(fā)生山洪,立即組織危險區(qū)25名群眾轉移避險。1個多小時后,河水迅速上漲淹沒了部分村民房屋。因提前轉移,未造成人員傷亡。
湖南水資源豐沛、河流眾多,但東南西三面環(huán)山的獨特地形,造成洪水陡漲陡落,山洪災害易發(fā)多發(fā)?!吧胶榉烙恢笔呛戏姥垂ぷ鞯闹攸c與難點?!笔∷麖d水旱災害防御處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山洪,地質災害也是湖南每年汛期的防范重點。省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tài)修復學會副理事長趙世華說,湖南地勢變化大,地貌類型多樣,加上地質構造復雜,容易發(fā)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及時轉移,是防范山洪和地質災害最好的辦法?!笔惫芾韽d風險監(jiān)測與綜合減災處處長徐藝說,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往往顯得十分無力,山洪和地質自然災害突發(fā)性強、致災風險高、防范難度大,如果“硬扛”只會傷及自身,避險才是最明智的辦法。
常年跟山洪和地質災害打交道的湖南人,已積累了豐富的轉移避險經(jīng)驗。去年我省多起成功避險案例被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今年,我省已發(fā)生了多起成功轉移避險案例。
“四個一律”,應轉盡轉
轉移避險到底如何轉?什么時候轉?轉移后怎么辦?
“我省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轉移避險方法,并形成了工作機制?!毙焖囌f,在轉移避險過程中,要把握好“四個一律”的總要求,做到應轉盡轉。
“四個一律”,即當雨量達到臨災預警值時,一律進行轉移避險;當發(fā)生險情異動時,一律進行轉移避險;當風險隱患不能準確預判時,一律進行轉移避險;特別是當晚上發(fā)生以上三種情形時,要不等不拖,連夜一律進行轉移避險。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省也制訂了具體標準。要求各級各地做到當1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時,山洪災害危險區(qū)必須提前組織轉移;收到氣象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后,地質災害中高風險區(qū)必須提前組織轉移;收到氣象暴雨6小時預報信息后,必須提前組織轉移;暴雨停止后發(fā)生災害概率較大的24小時內(nèi)不得擅自返家。
“在抓好‘轉移誰、誰組織、何時轉、轉到哪、轉后如何管理’五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同時,還要確保人員轉移后有飯吃、有安全住所、有干凈水喝、有病能及時醫(yī)治,得到妥善安置。”徐藝說。他提醒,當收到轉移信息和叫應提醒后,危險區(qū)域群眾一定要及時按要求轉移避險,千萬不要多做停留。
責編:彭雅惠
一審:彭雅惠
二審:張尚武
三審:李偉鋒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