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萌 劉蓉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4 19:27:15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卓萌 劉蓉 通訊員 周登峰
近日,湘西北地區(qū)遭遇特大暴雨襲擊,澧水上游水位迅猛上漲,形成自1998年以來最大的洪水,位于澧水咽喉要地、中下游地區(qū)的石門縣卻守住了安瀾,成功應對了澧水1號洪水。
“江埡、皂市水庫扛起所有”“沒有它們,慈利、石門縣城恐要成災”……網友紛紛點贊感謝這兩座默默矗立在大山深處的水庫。網友們?yōu)楹胃兄x兩大水庫?它們在此次防洪過程中如何發(fā)揮作用?6月23日,記者來到皂市水庫實地探訪。
皂市水庫大壩俯瞰圖
走近巍峨的皂市水庫大壩,眼前景象令人動容:泄洪閘門嚴絲合縫,沉默地積蓄著力量;發(fā)電機組轟鳴不息,見證著日夜不停的堅守。而在防洪調度的指揮中樞——水庫調度室內,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成為洞悉澧水“脈搏”的窗口。屏幕上,澧水流域的每一毫米精準降雨、每一厘米水位變化、每一道閘門的開合狀態(tài),都在智能的“數字孿生”平臺上清晰躍動。一幅動態(tài)的“澧水流域水文一張圖”栩栩如生,科技的力量正深度賦能防汛決策,讓每一次調度都“心中有數”。
“說‘扛起所有’是網友厚愛,但江埡和皂市兩座水庫在這次洪水過程中的確發(fā)揮了極其關鍵的防洪作用??梢哉f,沒有它們的精準預報預警、科學聯合調度、高效攔洪削峰,澧水流域就難以實現安瀾。”皂市水庫站長巢建平語氣堅定,眼神里閃爍著責任與自豪。
數字孿生江埡皂市平臺
澧水,作為湖南“湘資沅澧”四大水系之一,是哺育流域居民的母親河,卻也以“脾氣暴烈”聞名。其上游地處山區(qū)及我省西北部暴雨中心,一旦暴雨來襲,極易引發(fā)水流迅猛、暴漲暴落的短時山洪,破壞力極強,防御難度極大。
地處澧水中下游的石門縣,地理位置特殊,是澧水干流自山區(qū)進入下游平原地區(qū)的最后一道屏障。多條支流在石門附近匯入干流,極易形成高洪疊加的嚴峻局面,對石門段堤防構成直接沖擊,甚至影響下游尾閭地區(qū)防洪安全。
石門縣水利局副局長李恢峰算了一筆關鍵賬:“本次皂市水庫最大入庫流量高達6000多立方米每秒,而澧水石門站峰值流量達到了10900立方米每秒。試想,如果沒有皂市水庫錯峰攔洪,疊加江埡水庫的流量,會威脅石門縣乃至整個澧水流域。”他沉重地提及歷史:1998年,石門水文站流量曾達到19800立方米每秒;皂市水庫建成前的2003年發(fā)洪水,石門縣城進水,洪峰水位超警戒線近4米。
為馴服澧水這條“蛟龍”,國家先后在支流上建成了江埡、皂市兩座大(1)型水利樞紐工程。江埡水庫位于溇水,皂市水庫坐鎮(zhèn)渫水,分別擁有8.02億和8.43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本次洪水中,它們累計攔蓄洪水4.9億和5.3億立方米,有效減輕下游防洪壓力。
應對持續(xù)時間長、覆蓋范圍大、強度集中的強降雨,水庫調度是一門精湛的藝術,既要考慮上游洪水的壓力,又要顧及下游城市的承受能力。湖南省堅持全流域上下“一盤棋”,從強降雨預警拉響的那一刻起,省水利廳便啟動24小時會商機制和調度值班,聯合氣象、水文部門滾動更新預報,針對不同情景制定多目標、多策略的精細調度方案。各水庫聞“汛”而動,強化值班值守,加密汛情報送,并依托信息技術,將預報、預警、預案、預演的“防洪四預”措施落到實處,將科技的力量轉化為防汛的勝勢。
皂市水庫泄洪場景
“6月16日,氣象預報澧水流域將出現強降雨過程,我們立刻繃緊了弦,加密會商研判,滾動更新預報?!痹硎兴畮旄闭鹃L劉茂盛回憶著驚心動魄的備戰(zhàn)時刻,“當時庫水位其實并不高,但我們深知‘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果斷將發(fā)電機組全開,爭分奪秒搶在暴雨真正傾瀉之前騰出了7097萬立方米的寶貴庫容?!?/span>精準的預泄騰庫,為后續(xù)迎接洪水的到來贏得了戰(zhàn)略主動。
6月19日15時,省防御中心調度命令下達。18時,江埡、皂市水庫閘門同步開啟,以6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出庫。既緩解自身壓力,也為下游防洪爭取時間。
20日10時,澧水干流三江口水庫入庫流量已突破120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也逼近峰值。此時,澧水一號洪水洪峰正逼近石門,為避免干支流洪水遭遇形成“疊加效應”,確保石門站盡快退出警戒水位,皂市水庫堅決服從調度指令,自20日11時起,發(fā)電機組、泄洪閘門全關,以“零出庫”方式運行,以自身庫容全部吸納洪水,極大縮減石門站超警時間,加速下游退警運行,發(fā)揮顯著防洪效益。
皂市水庫調度室
21日凌晨1時30分,澧水石門河段成功退警。
這一夜,無數人懸著的心終于落下。這一輪防洪過程中,皂市水庫水位從114.5米升至132.3米,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江埡、皂市兩庫,連同湖北境內的江坪河水庫,三庫聯調攔洪削峰,減少澧水石門河段以下及尾閭地區(qū)的洪峰流量約6500立方米每秒,降低石門河段水位約2.5米,直接避免石門河段及尾閭地區(qū)超保洪水的發(fā)生。
“防洪是我們的第一職責,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皂市水庫水工部主任張家德,一位90后青年骨干,細數著日常的防汛備汛工作,“汛期之外,我們同樣按計劃開展著各項準備。降雨監(jiān)測、流量計算、泄洪設施維護、大壩巡檢、閘門調試、發(fā)電機組保養(yǎng)、山體排水溝清淤……還有防汛演練。每一項,都關乎關鍵時刻的萬無一失?!?/span>
深山里,遠離都市繁華,張家德和他的同事們早已習慣了這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堅守。“這份堅守,意義非凡?!睆埣业律钋榈啬髩危钪?,一座水庫要真正發(fā)揮防洪減災的效益,宏偉的工程實體是基礎,而背后支撐這一切的,是一群水利人年復一年的默默耕耘和無悔付出?!斑@次成功應對特大洪水,絕非偶然。它凝聚著大家長期的堅守、經驗的積累、技術的磨練和對職責的敬畏。防汛,就是我們水利人的天職。擔好這份責任,履好這份使命,是我們的本分,更是我們無上的榮光?!睆埣业碌脑捳Z樸實而有力,道出了所有守護江河安瀾的水利人的心聲。
責編:卓萌
一審:卓萌
二審:魯融冰
三審:廖聲田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