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鈴燕 蔡婉婷 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7 11:28:03
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彭鈴燕 蔡婉婷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內(nèi)溪鄉(xiāng),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份多樣,是政策“宣傳員”、風險“排查員”、環(huán)境“清理員”、應(yīng)急“維修員”……他們腳步堅實,穿梭于田間地頭,扎根在百姓身邊。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編織起駐村工作隊員們沉甸甸的為民情懷。
一份陪伴,修好的是“視窗”更是心窗。六月初,塘口村迎來新任駐村第一書記許杰。駐村第一天,他便將熟悉村情民情作為首要任務(wù)。6月的一個傍晚,許杰在走訪向高玉老人家時,正趕上老人為電視機故障無法觀看而愁悶。獨居的向奶奶,日常唯有電視相伴。工作隊的到來讓她如遇救星,格外欣喜。許杰和隊員一邊安撫老人,一邊化身“維修工”,讓沉寂的屏幕重新亮起。電視畫面閃動的那一刻,老人孩子般滿足的笑容,映亮了整個屋子。
一雙泥腿,踩實的是地基更是信任。吳家村第一書記向流文言語樸實,卻是個實打?qū)嵉摹靶袆优伞?。監(jiān)測戶吳進勝家坪壩硬化現(xiàn)場,他二話不說挽起褲腳就加入勞動隊伍;暴雨導致落石阻路,他帶頭清理保障通行;防汛緊要關(guān)頭,他放棄雙休日夜堅守巡查一線。他用沾滿泥土的雙腳,踩實了通往村民心坎的路。
一身熱汗,榨出的是油香更是希望??崾铍y當,西眉村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的身影卻活躍在榨油坊。新采收的菜籽堆積如山,隊員們揮汗如雨,積極參與榨油流程,更主動為成品油尋找銷路。每一滴金黃菜油,不僅凝聚著村民的汗水,更飽含著工作隊助力產(chǎn)業(yè)變現(xiàn)的拳拳之心。
一份守護,丈量的是堤壩更是責任。五官村工作隊深知產(chǎn)業(yè)是鄉(xiāng)村命脈,科學指導吳茱萸種植管理技術(shù),為特色產(chǎn)業(yè)注入“科技芯”。每當汛期來臨,他們的腳步便密集出現(xiàn)在水庫堤壩和地質(zhì)災(zāi)害隱患點上。每一次水位查看、每一處裂縫排查,都在無聲訴說著對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極致守護。
一筆一畫,繪就的是地圖更是連心橋。同樣于六月初進駐的滅賊村工作隊,將“戶戶走到、人人知情”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鑰匙。隊員們深入每個村民小組,逐戶走訪,與村民拉家常、聽訴求、記民情。他們不僅用腳步丈量土地,更用心繪制藍圖。一筆一畫間,勾勒的不僅是村落的肌理,更是工作隊與村民之間無形的“連心橋”,讓民情民意有了最直觀的載體,也讓精準服務(wù)找到了最堅實的落點。
一場搶收,捧出的是鮮果更是安心。面對近期強降雨的威脅,巖力村工作隊的心緊緊系在即將成熟的蜜汁李上。隊員們迅速變身為“采摘員”“打包員”“運輸員”,爭分奪秒與天氣賽跑,只為將村民辛苦一年的果實安全搶收下山。沾滿泥土的雙手捧起的,不僅是果實,更是村民的收成。
枝葉關(guān)情,實干筑夢。在內(nèi)溪鄉(xiāng)的山鄉(xiāng)田野間,這些駐村工作隊員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一次次俯身、一雙雙泥腿、一件件小事,詮釋了“駐村干部”的千鈞分量。從政策宣講到紓難解困,從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到防汛救災(zāi),他們身份百變,初心如一。雖然這只是內(nèi)溪鄉(xiāng)眾多駐村工作隊辛勤付出的部分縮影, 但正是這些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日常,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悄然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匯聚成推動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最堅實、最溫暖的基層力量。
責編:莫成
一審:莫成
二審:楊元崇
三審:張頤佳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