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劉謝禹 彭紅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7 15:18:50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27日訊(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劉謝禹 彭紅霞 )近日,有著瀏陽交通咽喉之稱的蕉溪嶺隧道開啟為期60天的災毀恢復工程,5支施工隊伍、50余名施工人員正緊張作業(yè) 。
20世紀90年代,為貫通319國道瀏永公路,全長3.9公里的蕉溪嶺隧道群鑿通,1996年10月通車,曾是全省第一、全國第二長的公路隧道,也是瀏陽重要城市名片。但因建成和使用時間長,隧道出現襯砌開裂、滲漏水、安防設施老化等“病害”,維護工作迫在眉睫。
此次施工中,蕉溪嶺隧道群三座隧道同步“煥新”。2382米的1號隧道是滲漏水治理重點,根據檢測,三座隧道共138處滲漏部位。在1號隧道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借助6米多高腳手架,用風炮機對滲漏處開槽,根據滲漏水量大小,分別采用“鑿槽充填快速堵漏劑封堵和聚合物防水砂漿抹面”或“鑿槽埋管引排滲漏水”等方式處理。同時,2號隧道(1125米)和3號隧道(393米)的路面坑槽修補、標識標線施劃、排水溝清淤等系列工程也在同步推進。
“一定要戴好安全頭盔,確保各項安全設施到位后再施工?!笔泄方B(yǎng)中心隧道管理部部長何本富和同事每日檢查施工情況,施工當日還召開現場會,強調保護隧道現有管線、機電設施等構件,并對奧特板等材料維修再利用。
盡管金陽大道通車后,蕉溪嶺隧道車流量下降約6成,但每日仍有大量車輛通行。為減少對市民出行影響,施工方倒排工期,通過增加作業(yè)面、設備和人力,采取分段平行施工,預計8月19日完成全部工程,恢復隧道正常通行。
責編:王文
一審:李玉梅
二審:王文
三審:劉永濤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