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7 19:21:25
文|劉佑平
前不久與同學王建平通電話時,才得知我曾在邵陽市第四中學時就讀時的班主任李寧老師于2024年過世了,一時語默。曾經受教于李寧老師的“片斷”,斷續(xù)在我腦海里浮現出來。
六十年前,我曾在四中讀的初中,正逢“文革”期間,那時班級按軍隊形式排列,我所在那個班叫做四連二排。開學的第一天,鈴聲過后,在同學們驚異的目光下,一個剪著齊耳短發(fā),中等個兒的、蠻有精神的女子提著個書包,手上端著一只用塑料線編織套盛著溫水的玻璃瓶子,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走進教室。她腳步聲輕柔得有如鋼琴般演奏發(fā)出的聲響,在同學們心里產生共鳴。本來還是亂哄哄的教室,竟然一下悄無聲息了。她放下手上的書包和瓶子,教室外投射進來的一抹陽光,灑在小小的陽臺上。她眼睛里亮出的光芒是柔和的,嘴角邊洋溢著的笑容,溫馨可人。她的目光把教室里每一個同學都看了遍,一下在同學們的心田里蕩起了陽光般的溫暖。
“同學們,我是你們的班主任。也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叫李寧。”說著,她轉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大字:李寧。瀟灑漂亮。教室窗外有小鳥在歡快的鳴叫,每一縷陽光在同學們心思里蕩漾。
我小時曾讀過三個小學,一個是六嶺小學,半年不到就被學校退回去了,說我太小了。第二年去沙井頭小學,那時興小學一到四年級是初小,五年級就叫高小。我四年級時,一個夏天,曾被學校記?!傲髅ァ?span style="text-indent: 2em;">處分。也是這個原因,第二年學校就把我調到了向陽小學讀高小。在向陽小學一年后,就“文革”了。那時不興考試了,就分到了四中。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讀書并不是今天這般的講究,但李寧老師對同學們的學習是抓得很緊,我記得她按同學所住的地方,把同學們分幾個學習小組,要我們組織晚自習,做功課。我住在田家灣,有四五個同學在一姓李的女生家里自習時,李寧老師竟然打著手電筒來檢查了。她為我們講解課文里《愚公移山》的典故,說愚公移山的寓意是不畏艱難險阻,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要把書讀好,就要有愚公的精神,有了知識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我在班上個子長得高,就坐在教室里的最后排。那時上課除了語文數學,還有就是工業(yè)知識等課。除了語文課外,我對其它的課都不上進。我的書包里總是放著幾本小說,常趁老師不注意時,就躲在后面看書。有天,李寧老師來查看上課情況時,發(fā)現我有在偷看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她當場就把書沒收了,板著臉說放了學后你到我家里來。
放學后,我惴著不安的心思來到李寧老師家,她的家在學校乒乓室旁。桌子上擺著我那本被沒收的書,我老老實實的勾著頭。她把書拿起,問這本書你是從哪來的?我小聲說,是從收廢品人那里買的,5分錢一本。你哪來的錢?我的早餐錢。書你全看了?看了。
在我與李寧老師一問一答時,她隨口朗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問這是誰說的?是書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我有點得意的說,奧斯特洛夫斯基還說了“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李寧老師臉上露出了笑容,我一下感覺老師笑得很美。
那年我正15歲,是崇拜英雄的年代。
第二年,初中畢業(yè)。那天,正是散學時分,操場里鬧熱喧了。李寧老師把我從操場里叫到她家里,進門竟然給我倒了杯溫水,臉上的笑容顯得有些勉強,你喝口水,歇口氣。待我喘口氣后,李寧老師問,你知道升高中的事么?曉得呀。我說。她嘆息聲道,我盡力了。我咧嘴一笑,好感激道,太謝謝老師了。我一定會好好讀書的。一下,她眼里有了淚水在閃現。懵然間我一下明白了,吃力的問,老師,我沒書讀了?她點了點頭。我?guī)е蘼曊f,老師,我想讀書。李老師,是不是我小學時那個記過的處分,不讓我讀書?我心里一陣疼。她摸了摸我的頭,點了點頭,低聲說你那個處分一直留在你的學生檔案里,我把它撕了。你是塊讀書的料,你媽媽跟我說你,從小就一天到晚的不在家,整天就守在街邊上擺小人書攤前花一分錢看書,后來大些就在圖書館里翻書看。唉,可惜了。惋惜聲里盡是無賴的心酸。
那天,我怎么離開李寧老師的家?我只知道我是一個晚上沒回家去。就一個人躲進了我上課過的教室,不知多久伏在與我相伴了三年的課桌上,睡著了。記得我頭枕著的是一本書,書頁被我睡著時的淚水洇透了。這本書是我從李寧家出來時,她送給我的一本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我的大學》。說是她在武岡念書時,最喜歡的一本書。書里她折了一頁,在一節(jié)文字下用鉛筆畫了線。我至今還記得這一段文字:我已經學會幻想,去經歷非凡的冒險,創(chuàng)造偉大的業(yè)績。由于生活艱難的日子太多了,這種幻想對我大有裨益,我漸漸在幻想中成熟起來。我不期待外界的援助,也不指望撞大運。可是,頑強的意志品質卻漸漸培養(yǎng)起來,而且生活條件越是艱苦,我越發(fā)感到自己更堅強更機智。我早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人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的抗爭中成長起來的。這是高爾基與命運決斗的誓言,從此銘刻在我生命的年輪里了。
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似是在一片荒涼泥淖里掙扎,然陽光并不吝嗇它的溫暖。人生那些所謂的酸甜苦辣,于今日的我已是風味盡失,但我活出了自己的自在。感恩生活。在我碎碎年華的書卷里,李寧老師有如一張圖片已時光斑駁,似是微云孤月,不著痕跡。卻也曾在我生命沉浮間時有低吟淺唱,有如過耳的清風,令人思戀,舒心一笑。
責編:胡雪怡
一審:胡雪怡
二審:周月桂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