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圣音 熊薇 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2025-06-30 09:16:39
新湖南客戶端6月30日訊(通訊員 姜圣音 熊薇)古院銘崢嶸, 漣水映紅史。6月27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紅途尋跡·東山筑夢”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走進湘鄉(xiāng)市東山書院開展實踐。
聆聽偉人故事,感悟求學之志
東山學校是毛主席走出韶山?jīng)_的第一站,毛主席在此求學成才。“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而我們的校門對著漣水河,也就寄托著人才滾滾……”在湘鄉(xiāng)市委宣傳部紅培中心主任武文渡的引領(lǐng)和生動講解下,實踐團成員循著偉人足跡,深入探尋毛澤東主席與東山學校那段跨越時空的深厚情緣。武文渡動情講述道,1910年金秋時節(jié),未滿17歲的毛澤東懷揣求學理想來到東山小學,卻因錯過考期被拒之門外。少年毛澤東當即揮毫寫下《言志》一文,字里行間奔涌的救國熱忱深深打動了校長李元甫,終獲破格錄取。如今,見證青年毛澤東"獨坐池塘如虎踞"豪邁氣概的《詠蛙》詩篇,依然鐫刻在校園青石之上,那字跡仿佛仍在訴說著少年立志的傳奇。
品味書院文化,領(lǐng)略獨特底蘊
“東山漣水古井石橋鐘靈毓秀英才輩出,領(lǐng)袖將軍詩人學者激濁揚清浩氣長存?!?/span>走過毛主席走過的橋,實踐團看到了東山書院遺留下來的馬頭風火墻,領(lǐng)會到其上方五幅圖寄托的愿景,了解了“東山書院”牌匾的歷史故事。走入書院內(nèi),映入眼簾的古色古香的建筑與四棵綠意盎然的百年古樹讓實踐團驚嘆?!耙豢孟灻?,一棵石榴,兩棵白玉蘭。臘梅不同于常樹的朝下開放預示著謙遜質(zhì)樸,而白玉蘭的向上開放則象征積極向上,力爭上游?!痹谖湮亩傻囊I(lǐng)下,實踐團來到了書院大廳,走進書院“公誠勤儉”的校訓以及飛將軍劉錦棠的新疆事跡,朝暉廳、堂長室、少年毛澤東求學時的寢室與自修室等,更讓實踐團成員深切感受到了東山書院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獨特育人理念。
追溯歷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一間古樸的教室里,一群身著現(xiàn)代服飾的人,靜靜坐在這些桌椅前,而他們身下,正是毛澤東求學時期的座位。“這是戊班教室,主席在這里接觸了新學,也就是格致……”在講解員的帶領(lǐng)下,實踐團對少年毛澤東求學時期的寢室教室、學生數(shù)量與年齡差異等東山書院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東山書院記”碑中記載的“用能實事求是,以稱雄于五大洲”對毛主席影響極大,意味著東山書院是毛主席“實事求是”啟蒙的地方,而第一師范是毛主席深學深悟的地方,毛澤東最終將其升華為黨的思想路線。這里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見證了偉人的成長歷程。
“東山書院是紅色育人的‘活教材’,一師是紅色教育的‘傳承者’”。東山書院是毛澤東走出韶沖后接受新式教育的重要場所,而第一師范則是毛澤東進一步確立革命理想、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關(guān)鍵之地。此次實踐活動,讓學子們在實地探訪中感悟紅色文化,將東山書院的紅色基因與第一師范的紅色傳統(tǒng)緊密相連,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xiàn)青年擔當。
責編:陳建
一審:陳建
二審:李云建
三審:姚瑤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