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河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01 11:08:41
作者 劉陽河
2025年6月,長沙金霞商會黨支部赴延安追尋紅色足跡。
到延安去
到延安去
偱著四萬個青年的腳印
從鐵絲網(wǎng)的豁口鉆出
我是——英姿颯爽
荷槍護衛(wèi)的八路軍戰(zhàn)士
在七大會議的崗哨上
向進出的灰布衫敬禮
首長們用半截鉛筆在草案邊白
畫下延河與嘉陵江
那些深淺的痕跡里
藏著中國命運的等高線
到延安去 航班滑行刺破三湘的霧藹
耳畔響起寶塔山的風鈴
我是——追尋初心
金霞商會黨支部的一員
在七大舊址前久久佇立
向相框里的灰布衫致意
先輩們磨亮的袖口
還在表決著未來
飄散的煙圈
落成我肩頭的云
當隊旗拂過第三排長椅
我看見這抹永不褪色的紅
悄然完成了對歷史的
一次低語一次親吻
棗 園
檀花簌簌印窗臺
和煦的風,濃稠的綠
在窯洞的弧度里回旋
枝頭垂懸的瑪瑙丹心透玉
是剛出膛的彈殼,一枚枚
交輝一支隊伍帽徽的顏色
石碾與紡車在經(jīng)緯里
緩緩轉(zhuǎn)動,編織晨光與暮色
而無人意識到,黃土深處
那些沉睡的根須早已醒來
它們向萬物的光合作用
開始了延安時間
幸福渠
三十里黃土冒煙煙
三十里旱塬裂嘴邊
楊家?guī)X夯歌砸地響
一镢頭劈開老皇天
——延河拐彎的崖畔上
戴灰布帽的“魯藝”后生 用三角板、算盤珠
和邊區(qū)賬簿里摳出的鹽
喂活了一條青龍
識字班陶罐養(yǎng)銀星
水力紡車紡月明
補丁衣裳浪里擺
渠水笑出酒窩窩深
——而今我貼近渠沿聽
水在說:幸福?
就是當年那群憨漢
把“拼命”二字
橫豎又挖深了一寸
墨 跡
——觀毛公《祭黃帝陵文》感懷
你圈起“祖”字,另起一行
筆鋒轉(zhuǎn)折處,如一柄鐵帚
要掃盡這個古老國度一切的塵垢
而“國”字上那圈濃墨
正收緊1937年抗戰(zhàn)的風云
這滿目瘡痍的山河
多需要一道安全的帷障
歷史在硯臺里反復研磨
湘音在宣紙上漫成延河的支流
這不是刪改——
是代表紅色政權的鈐印
是青銅澆筑的家國密碼
是烙在軒轅臺上的不朽圖騰
(劉陽河,本名劉優(yōu)良,籍貫湖南汨羅,江畔詩人,戎馬半生。2025年盛夏,與金霞商會黨支部同仁赴延安追尋紅色足跡,遂成此詩)
責編:寧靜
一審:寧靜
二審:胡澤匯
三審:文鳳雛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zhuǎn)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nèi)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