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02 09:37:02
文丨張覓
我第一次見到謝宗玉老師,是在2013年7月。當時得知省作協(xié)、毛澤東文學院在招收第十二屆中青年作家研修班的學員。因為身在省直單位,我便直接趕到省作協(xié)去提交材料。謝老師當時是省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研室負責人、毛澤東文學院培訓部主任。
毛澤東文學院草木葳蕤,滿眼蔥郁,非常安寧。而我見到的謝老師,戴著眼鏡,氣質溫潤,儒雅得仿佛大學中文系的教授,和周圍的草木環(huán)境極其契合。謝老師微笑著給我介紹了作家研修班的情況,并收下了我的材料。一個多月后,我等消息等得有點著急,就給創(chuàng)研室打電話詢問。謝老師接了電話,并沒有不耐煩,反而安慰我說,有實力就一定會被錄取的,錄取了會盡快通知我。
九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對著電腦寫文章,突然手機響了,我沒有看屏幕就接了。那邊說:“你好,我是謝宗玉?!蔽倚乃歼€在文章上,看著電腦說:“您好,請問有什么事嗎?”謝老師說:“恭喜你,你被研修班錄取了。”我這才反應過來:“啊,是謝老師!謝謝謝老師!”
放下電話,我十分感動。沒想到謝老師如此忙碌,還會記得我這個小小的要求,結果出來便親自打電話通知我。不久,我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十月便來到毛澤東文學院學習,正式成為了謝老師的學生。
當時謝老師已經以散文成名,他是“文學湘軍五少將”之首,和劉亮程并稱為“北劉南謝”,但是他為人卻非常謙遜,沒有半點架子,與我們這些學員的相處也是亦師亦友。在離校之時,謝老師還特地與我們所有人一一握手道別。后來,他成為了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依然還是如初見時那般溫潤如玉的樣子。
在學習期間,我讀到他早年出版的《遍地藥香》,十分驚艷。醇厚如酒的鄉(xiāng)情,溫柔似風的童年,都承載到了草木之上。在他筆下,人有物性,而物也有人性,彼此的命運有交融,而彼此的目光亦可平視。我尤為偏好他的語言,明明樸素無華,卻有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憂傷和生命本源的疼痛。從中我領悟到,散文的魅力,從來不在于華麗辭藻與矯情修飾,而在于穿透紙面的那種深沉與悲憫,那種直擊人心的美感與痛感,如天風浪浪、海山蒼蒼。
回到毛澤東文學院時,我總會去拜訪謝老師。此時,謝老師便會沏來一杯綠茶,然后與我在茶香裊裊中聊著散文,時間便愉快地在文學寰宇中飄浮,偶見星芒熠熠。他的辦公室堆滿了書,案頭放著文竹等綠植,看著心就靜了。有時我還會獲贈新書。而他其實是不輕易下筆的,他也告誡我:“要寫得慢一點、深一點。”他不希望寫作是簡單的自我重復,而是每次都能超越從前的自己。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的思想隨筆《時光的盛宴》、教育隨筆《與子書》、文化隨筆《千年弦歌》等書籍,就是他為自己不停開辟的嶄新的寫作領域。因此他的新書總能引起極佳的反響。
謝老師也寫小說,他的小說如刀鋒一般冷靜尖銳,與散文完全是兩種風格。他還寫詩歌、評論,甚至涉獵兒童文學,可以說,他是個全能型作家,無法被簡單定義。且他閱讀極廣,思考極深,故既有作家之靈動,又有學者之博學。有記者采訪他,他微笑說:“沒有標簽才叫有意思。”
對謝老師了解越多,便越是佩服他。而且他身上總有種截然相反卻融合無間的特質。謝老師是中文系科班出身,卻曾在公安系統(tǒng)待了十五年,因此其書卷氣中又有英姿颯爽的一面。他心思細膩且敏銳,能洞悉人性的幽微,卻保有一顆童心,知世故而不世故。他為人低調,不喜社交,但在友人面前卻妙語連珠、滔滔不絕。他氣質之中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憂郁,甚至年輕時人送外號“憂郁王子”,但其實他又幽默詼諧,與之對話十分有趣。
和謝老師一年可能就見個一兩次面,但每次見面,我都覺得極親切,沒有陌生感和距離感。大約是常讀他的書的緣故。因為文如其人,所以見字如面。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謝宗玉,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毛澤東文學院院長)
責編:周秋紅
一審:周月桂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