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4 16:17:16
7月6日,南華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稻花香下承“核”夢社會實踐團走進衡南縣車江鎮(zhèn)城關第二小學,為孩子們帶去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水的凈化”科普實驗課,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提升鄉(xiāng)村孩童對水資源的科學認知與環(huán)保意識。
“污水如何變干凈?”課堂伊始,實踐團成員吳正武用一個貼近生活的問題,瞬間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清澈清水與渾濁異味的污水,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到水質(zhì)差異。隨后,成員們引導孩子們思考雨后積水的去向——從“太陽蒸發(fā)”到“土壤下滲”,初步認識自然水循環(huán),并巧妙過渡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來水凈化過程”,揭示其背后的科技力量。
在志愿者指導下,孩子們分組動手搭建“微型凈水工廠”。當渾濁的“模擬污水”緩緩倒入裝有石英砂、活性炭的簡易過濾裝置時,大家目不轉(zhuǎn)睛。眼見污水層層過濾,出水逐漸清澈透明,教室瞬間沸騰——“出來啦!真的變干凈了!”“顏色沒啦!”親手實現(xiàn)“污水變清泉”的科學“魔法”,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深刻體驗了科學實踐的樂趣。
活動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南華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社會實踐團服務基層、科普下鄉(xiāng)的生動實踐,孩子們在科普課動手實踐中理解了凈化原理,感受到科學觸手可及的魅力。(肖玉 黃婷 鄭俊賢 王檉楨)
責編:張芷瑜
一審:張芷瑜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