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 大漢集團 2025-07-18 09:18:45
7月12日,紅媽媽基金攜手愛心企業(yè)家團隊再度走進湘西毛壩鄉(xiāng),開啟一場跨越山巒的溫暖之旅。陌槿中餐廳主理人許細桃、曾媚和鄧子怡一行以"紅媽媽"身份踏上這片土地,延續(xù)著一個月前種下的牽掛,更用腳步丈量出教育公平的溫度。
今年6月10日,一場飽含溫情的"愛心助學·點對點幫扶"捐贈儀式曾在此地舉行。此次重訪,三位"紅媽媽"并未止步于校園的捐贈儀式。她們懷揣著“一對一”精準幫扶的承諾與責任,跟隨永順縣毛壩鄉(xiāng)九年制學校校長腳步,沿著田埂走向半山腰的一隅斑駁木屋——那里住著與她們有著"母女之約"的十歲女孩。
被資助女孩小藝(左四)
在簡樸的農(nóng)家小院里,愛心企業(yè)家們俯身傾聽女孩關(guān)于生活與夢想的故事。當?shù)弥彝ヒ揽繋桩€薄田維系生計,家長外出打工、靠爺爺奶奶零散農(nóng)活供孩子讀書時,在場的企業(yè)家們無不動容。他們表示 ,看到滿墻獎狀與漏雨的屋頂形成鮮明對比,才真正讀懂知識改變命運的分量。
一次探訪,多重承諾。 許細桃、曾媚、鄧子怡三位“紅媽媽”用她們的實際行動,將“一對一”的深度關(guān)懷,在此刻化為具象的行動,學業(yè)助力,點亮求知路,心靈陪伴,筑起情感港灣,長遠規(guī)劃,托舉未來希望,她們?yōu)樯絽^(qū)學子鋪就的,是一條以愛為基、通向希望與可能的成長之路。
此次毛壩之行,是紅媽媽基金“教育+公益”模式的又一次生動實踐。從6月的精準助學捐贈到7月的深度家訪,從助學資金到長效機制的規(guī)劃,當城市資源與鄉(xiāng)村需求精準對接,當短期援助升級為長效關(guān)懷,不僅是企業(yè)家社會責任的擔當,更是一個社會對教育公平的莊嚴承諾。這條用愛心鋪就的成長之路,必將指引更多山區(qū)學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責編:陳麗丹
一審:陳麗丹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大漢集團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