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新湘潭客戶端 2025-09-01 15:06:25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谷桔
在時光的長河中,有些記憶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有些記憶卻帶著無盡的傷痛,永遠銘刻在民族的靈魂深處。
發(fā)生在韶山市清溪鎮(zhèn)長湖村的柴口沖慘案,這段日軍入侵湘潭時對無辜百姓燒殺擄掠的慘痛記憶,在湘潭人民心中永遠無法抹去。
1944年6月20日原本是一個寧靜祥和的日子。田野間,農(nóng)夫們辛勤勞作,憧憬著豐收的喜悅。集市上,商販們吆喝叫賣,為了一日三餐而忙碌奔波。然而,這平靜的一切,在日軍入侵的那一刻,被徹底粉碎。
據(jù)《韶山市紅色資源保護名錄》記載,6月20日上午,日軍馬隊由田井四郎率領,從寧鄉(xiāng)過境韶山前往湘鄉(xiāng),沿途用機槍掃射,造成大量無辜百姓死傷。16時左右,日軍抵達柴口沖,人們紛紛躲避,懷有身孕的譚佩蘭,年老體弱的譚三阿公、郭八駝子,患病的易存貴、建伢子等5人來不及逃走,均慘死在日軍的槍口下。
悲劇并未結(jié)束,隨著日軍夜宿柴口沖再度升級。吃飽喝足的鬼子拿百姓性命為兒戲,他們在柴口沖一處房屋前的地坪中點燃大火,把抓來的36名無辜百姓綁在房屋走廊的扶梯上,然后,由兩個日本兵將被綁的人逐個押至坪中,用刺刀行兇作樂。頓時,慘叫聲、啼哭聲、哽咽聲交織在一起,令人膽戰(zhàn)心寒、痛不欲生。
被害者少則被刺三四刀,多則數(shù)十刀。如意亭的成達才,胸部被刺13刀,當場死亡。永義亭的蘇三爺被刺30多處,血染全身,慘不忍睹。血腥的屠殺結(jié)束后,日軍將30多具血肉模糊的軀體,全部拋入地坪旁邊長滿高筍的水池內(nèi),才離開前往湘鄉(xiāng)。
這里就是當年日軍拋尸的高筍池。(谷桔 攝)
事后,寧鄉(xiāng)的成炳輝、湘鄉(xiāng)的文迪明、漣源的劉秋成3人,有幸未被刺中要害部位,忍痛從高筍池內(nèi)爬出,后經(jīng)多方搶救,才死里逃生。慘案發(fā)生后,人們將池中尸體撈出并入土為安。
時隔81年,再次來到柴口沖,那口曾被鮮血染紅的高筍池長滿了野草,池塘邊用三合土筑成的池壁至今保存相對完好,仍然是當年慘案發(fā)生時的模樣,成為對這段歷史最原始的見證。
“我爺爺生前跟我們提過,每次提起都感覺到他很害怕!”今年55歲的沈啟明就住在高筍池邊,他的爺爺沈國兵就是當年柴口沖慘案的親歷者,“他親眼看到日本鬼子殺人!”
沈啟明從爺爺口中得知,日軍在柴口沖殺人、搶劫、強奸無惡不作,他們甚至拿百姓當靶子,根本不把百姓當人看。他帶我們來到他家后院,指著不高的后山說:“有個孕婦想從這里逃走,被鬼子一槍打死,還要用刺刀去刺孕婦的肚子!”
沈國兵如何得以幸存?“我爺爺會搞飯菜,日本人留著他做事,不然早就被殺了!”沈啟明說。他還領我們查看了后山的防空洞:“爺爺?shù)钠渌胰硕阍谶@里,才幸免于難?!蔽覀兺ㄟ^走訪得知,這樣的防空洞,當?shù)剞r(nóng)戶幾乎家家都有。
抗日死難同胞紀念碑。(谷桔 攝)
湘潭的血淚,亦是中華民族的血淚!為了銘記這段歷史,韶山市人民政府在高筍池旁設立“柴口慘案遺址”石碑,并在不遠處修建了長湖村抗日死難同胞紀念碑。
紀念碑上,“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幾個紅色大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仿佛時刻提醒著我們以史為鑒、砥礪前行,讓那段黑暗的歷史永遠不再重演,讓我們的國家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責編:鄧玉嬌
一審:鄧玉嬌
二審:顏石敦
三審:白培生
來源:湘潭日報·新湘潭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