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栗穩(wěn) 董梅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1 17:06:26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茜 通訊員 栗穩(wěn) 董梅英
“馬老板,這是我們社區(qū)黨員為您孫子準備的‘入學禮包’,希望他喜歡!”9月1日,長沙縣泉塘街道楠竹園社區(qū)黨支部組織開展關愛少數民族流動黨員暨圓夢“微心愿”活動。
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盛金后、黨建兼統(tǒng)戰(zhàn)專干董梅英以及黨員、網格員李煉一同來到轄區(qū)內的蘭州拉面館,將這份承載著愛心的“微心愿”禮物送到了馬滿素老人手中。
社區(qū)黨員將“入學禮包”送至馬滿素手中,為小杰圓夢“微心愿”。
走訪摸排,收集流動黨員訴求
今年5月,李煉在網格內的碧桂園星薈小區(qū)外圍門店走訪時,了解到63歲的蘭州拉面館負責人馬滿素來自青海,是一名回族退休老黨員,曾在某村支部工作多年。
2023年,馬滿素夫婦來到長沙縣發(fā)展,租住在碧桂園星薈小區(qū),同時在小區(qū)外圍租賃了一間30多平方米的門店經營餐館。因兒媳早年去世,兒子也不在身邊,老兩口便將孫子小杰帶在身邊撫養(yǎng),馬滿素的老伴還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慢性病。
由于馬滿素一家屬于無房無戶類型,根據政策,當時小杰最初被安排到離家約4公里外的泉塘小學讀一年級。該校不僅距離遠,沿途也沒有公交線路,步行需40余分鐘,騎電動車需要15分鐘左右。因回族飲食習慣與本地不同,馬滿素每天中午堅持騎電動車為孫子送餐。他每天早上送小杰上學、中午送飯、下午接回,一日三趟往返,風雨無阻。
“有一次送餐途中還不慎摔倒,腰傷至今未痊愈?!瘪R滿素無奈地說。餐館平時主要靠他一人打理,老伴身體不好只能偶爾幫忙。因年事已高,還要兼顧孫子的學業(yè)和日常生活,他逐漸感到力不從心。
在當天的交談中,馬滿素向李煉吐露了心聲:“孩子下半年就要升三年級了,要是能轉到附近的丁家小學該多好。那樣他每天可以步行上下學,僅需10分鐘,我中午送餐騎電動車5分鐘就能到?!?/p>
多方聯(lián)動,解決轉學圓夢心愿
問題非常具體,在了解這一訴求后,李煉第一時間將情況反映給盛金后。盛金后與董梅英隨即上門,進一步核實詳情,并積極展開對接溝通。
盛金后(左一)和社區(qū)黨員在餐館和馬滿素交流。
盛金后隨即向街道匯報馬滿素的訴求。“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協(xié)調解決孩子的轉學問題?!苯值老嚓P負責人表示。不久,盛金后與董梅英前往丁家小學進行協(xié)調對接。該校負責人表示:“我們報上級單位進行了研究,小杰符合政策要求,歡迎過來就讀。我們也會持續(xù)關注,幫助他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p>
隨后,李煉再次來馬滿素門店指導其準備相關材料。交談中,李煉了解到小杰渴望一個新書包和文具。當天,董梅英在黨員微信群發(fā)布了認領“微心愿”的消息后,遠在西藏援藏的黨員黃偉立即認領,并委托家人精心購置了書包、文具、手表、筆盒、書套等學習用品;黨員熊志紅則贈送了一套《楊紅櫻童話》課外書籍。
目前,小杰已進入丁家小學讀書。當天,盛金后、董梅英與李煉一行帶著精心準備的“入學禮包”和黨員學習書籍來到馬滿素的店中,將黨組織對少數民族流動黨員的暖心關懷送至身邊。預備黨員陳曉宇在得知馬滿素一家的情況后,還送來了米、油等生活物資。
“盛書記,太感謝你們了!雖然離家千里、身在異地他鄉(xiāng),卻在這里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馬滿素激動地說道。
這溫馨一幕,正是泉塘街道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同時搭建民族互助連心橋的暖心畫卷。
責編:李玉梅
一審:李玉梅
二審:王文
三審:劉永濤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