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1 19:54:19
衡陽市石鼓船山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 賀建成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方充滿朝氣的校園,既是迎接新學期的序章,更是站在歷史與時代的交匯點上,探尋“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的答案。下面,我與大家分享三點思考,共同錨定前行的方向。
一、以史為鑒,在“三個維度”中讀懂初心的分量
初心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扎根在歷史土壤里的精神坐標。我們要從“校史、黨史、文明史”三個維度,讀懂初心的溫度與力量,讓前行的每一步都有歷史的回響。
從校史看,我校雖僅建校3年,卻始終以“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初心,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年輕的奮斗故事。3年來,我們見證了首屆學生從懵懂入學到自信畢業(yè),見證了課堂從“知識傳授”向“素養(yǎng)培育”的轉變,更見證了“努力創(chuàng)造奇跡”的校訓在每一個人心中扎根。年輕的校史告訴我們:初心無關校齡長短,關鍵在于把“學生成長”放在首位。
從黨史看,80年前,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國家主權、守護民族尊嚴;80年后的今天,從“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戰(zhàn)士,到在科研一線攻堅克難的工作者,他們傳承的,正是“不畏艱難、勇于擔當”的精神。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傳承這份精神,讓學生在課堂上讀懂歷史的厚重,在成長中學會責任與堅守;作為新時代青少年,你們要接過先輩的接力棒,把“愛國”融入日常,是為未來報國積蓄力量。
從文明史看,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浸潤著“石鼓文脈”的書香,激蕩著“船山精神”的力量。這份文脈與精神,正是我們辦學育人的根基——教育的初心,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傳承文明火種,讓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生機。
二、以行踐心,在“三個聚焦”中筑牢前行的根基
歷史的智慧終究要轉化為當下的行動,初心的堅守最終要靠實踐來證明。新學期,我們要聚焦“育人質量、學生成長、校園發(fā)展”,讓成長的每一步都扎實有力。
聚焦育人質量,教師要當好“引路人”。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希望老師們以“大先生”為追求,不僅要把知識點講準講透,更要把知識背后的文化與精神講活,讓課堂真正成為“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成長空間。
聚焦學生成長,同學們要做好“追夢人”。成長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初一新生,要盡快適應初中生活,把“養(yǎng)成好習慣”作為首要目標;初二的同學們,要警惕“成長分化期”,不浮躁、不松懈、敢攻堅;初三的學長學姐,要樹立“沖刺意識”,用“全力以赴”的行動,為初中生涯交上滿意答卷。
聚焦校園發(fā)展,我們要當好“建設者”。新學期,學校將圍繞“石鼓文脈、船山精神”升級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的美好,需要每個人的呵護:老師們要自覺維護教學秩序,同學們要愛護公共設施,共同把校園建成“有文化、有活力、有溫度”的家園。
三、以志領航,在“三個擔當”中開啟時代的新程
“啟新程”,不僅是開啟一個學期的新旅程,更是開啟我們與時代同行、與文化共生的新征程。我們要以“教育擔當、職業(yè)擔當、成長擔當”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答卷。
學校的教育擔當,是“傳承精神文脈,培育時代新人”。我們要始終把“石鼓文脈、船山精神”融入辦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四自五會”為育人抓手,既促學生夯實知識、涵養(yǎng)文化自信,又引導其做到“人格自尊、生活自理、學習自主、靈魂自省”,練就“會生活、會學習、會交往、會健體、會創(chuàng)造”的能力,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少年。
教師的職業(yè)擔當,是“做文化的傳承者、學生的引航燈”。要保持對教育的熱愛、對文化的敬畏,不斷提升專業(yè)能力與文化素養(yǎng),用自己的學識與情懷,幫助學生解開成長的困惑,指引他們在文化的滋養(yǎng)中找到人生方向,成為學生記憶中“溫暖的光”。
學生的成長擔當,是“學好知識、傳承文化、未來報國”。當下,要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把“石鼓文脈”中的崇文精神、“船山精神”中的實干精神融入日常;未來,要帶著這份文化自信與實干能力,以“少年之力”為時代添磚加瓦。
老師們、同學們,校史的故事雖短,卻孕育著無限可能;抗戰(zhàn)的精神雖遠,卻始終激勵我們前行;石鼓與船山的文脈,更讓我們的每一步都有根可尋。新學期,讓我們以史為鑒,守住教育的初心、成長的初心;以行踐諾,用每一堂課、每一次努力夯實腳步;以志為帆,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奮斗中成長,共同開啟屬于我們、屬于學校、屬于這個時代的嶄新征程。
最后,祝愿老師們工作順利、幸福安康,祝愿同學們學有所成、向陽生長!
責編:吳雅敏
一審:吳雅敏
二審:彭國軍
三審:徐德榮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