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23:49:51
圖/文 張京明
9月1日,從赫爾辛基驅車半個多小時,車窗外的城市輪廓漸漸淡去,波爾沃的紅瓦木屋與蜿蜒河道便撞入眼簾。這座被稱作“芬蘭中世紀活化石”的小鎮(zhèn),最動人的不是風景,而是藏在街巷里的“時光共識”。
踩著老城區(qū)的鵝卵石路緩步前行,腳下的石板帶著歲月打磨的溫潤,卻也留著自然的坑洼。同行的周正以前游覽過這里,他笑著指給我們看,許多石塊縫隙間嵌著金屬鉚釘,“這些是居民們特意加固的。”
這里的鵝卵石路曾引發(fā)過一場全鎮(zhèn)矚目的討論。曾有人提議將坑洼的石頭路換成平整的水泥路,理由很實在:汽車行駛顛簸,老人散步也容易絆倒。但當議題擺到居民議事會上,大多數(shù)人卻投了反對票?!笆^路是前人踩出來的記憶,磨平了,鎮(zhèn)子的根就沒了。”一位守著百年小店的老人說。最終,大家達成共識:讓老街留住了原貌。
這份對“舊”的珍視,滲透在小鎮(zhèn)的每一處。老城區(qū)里,18世紀的紅倉房沿河岸排開,紅褐色的木板被雨水浸出深淺紋路,卻不見一處隨意翻新的痕跡。當?shù)鼐用裾f,每棟老建筑的修繕方案,都要經過居民代表審議,大到外墻顏色,小到窗戶樣式,都得符合“修舊如舊”的原則。
走到波爾沃大教堂前,青灰色的石墻爬滿藤蔓,15世紀的尖頂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教堂廣場的石板路上,孩童踩著石板間的縫隙追逐,老人拄著拐杖慢慢踱步。居民們相信,“用起來的老東西,才不會真正老去”。
傍晚坐在河岸的紅倉房餐廳里,遠處傳來輪船的鳴笛聲。忽然明白,波爾沃的珍貴,不僅在于保存了中世紀的街巷與建筑,更在于當?shù)鼐用裼妹裰鞯姆绞?,守住了對待歷史的敬畏心。那些帶著鉚釘?shù)氖瘔K、歷經風雨的紅倉房,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居民們共同守護的生活記憶——這就是小鎮(zhèn)歷經數(shù)百年仍鮮活的秘密。
責編:馬俊達
一審:馬俊達
二審:曾益
三審:禹振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