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 2025-09-07 17:01:59
東安縣崇德學校 何航
那年初秋,我乘著老舊客車來到紫水河畔的大江口小學。秋陽下的江水泛著細碎銀光,對岸青山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白墻黑瓦的校舍臨水而立,廊下掛著幾只舊輪胎做的救生圈,漆皮斑駁。老校長接過我的行李,指著江面說:“別看現(xiàn)在安靜,汛期時水位能漲到學校呢?!?/p>
學校大門敞向江面,夜晚總能聽見溫柔的流水聲。第一堂課,我問孩子們的夢想,大多數(shù)人說著捕魚、賣竹編。只有窗邊的清瘦男孩水生小聲說:“我想知道江水為什么要往北流。”
水生總是不自覺地望向窗外。晚飯后我常去江邊散步,總能遇見他獨自坐在岸邊,靜靜望著江水出神。他的眼神像江上晨霧般朦朧,仿佛在追尋遙遠的東西。課本里“奔流到海”這些詞,對從未出過鎮(zhèn)的孩子們來說,神秘如對岸的青山。
谷雨那天,我?guī)硐娼祱D鋪在講臺上。孩子們圍上來,水生小心撫過藍色曲線?!袄蠋?,紫水河真的會流到湘江嗎?湘江真的更寬嗎?”他眼里第一次有了水波蕩漾的光。
從此,我常給孩子們講江河的故事。我們用彩色粉筆畫湖南水系圖,描出湘江及支流的脈絡。我告訴他們,紫水河向北流入湘江,匯入洞庭湖,最后奔向大海。水生聽得最認真,有一次他突然問:“老師,紫水河的水遇到湘江水時,會記得大江口嗎?”
“會的?!蔽艺f,“所有的水最終都會相聚,就像所有的人終會相逢。每滴水都記得自己的來處。”
汛期時,紫水河會漫上校園。我們在潺潺水聲里朗讀詩句,遠處渡輪馬達聲打著拍子。水生的作文越寫越好,他在《我的夢想》里寫道:“我想造一艘船,從大江口出發(fā),沿紫水河一直劃到湘江去?!?/p>
最難忘那個寧靜午后。陽光灑在江面,水生突然指著前方說:“老師,您看。河水在告訴我們路呢?!蔽覀冹o下來,仿佛真的看見了通往遠方的水路。
第二年教師節(jié),水生送我一個玻璃瓶,里面裝著從上游舜皇山到下游湘江口取的水,瓶底鋪著各色河沙。紙條上寫著:“老師,您讓我們看見了水的遠方?!?/p>
今年春,我收到水生從長沙的來信。附上他在湘江邊的照片,背后寫著:“老師,我終于看到湘江了。江面真寬,水靜靜流著,每一滴都像從大江口來?!?/p>
照片上的青年憑欄遠眺,身后是浩渺江面。
教育不是改變水的流向,而是讓每滴水認清自己的歸途。江邊長大的孩子,最終都學會了閱讀水的語言——那是不疾不徐的奔赴,是靜水深流的執(zhí)著,是千回百轉(zhuǎn)也要抵達的遠方。
夜深時,我仍會想起大江口的水聲。那些被江水滋養(yǎng)的夢想,如今在更浩瀚的水域舒展。教育的真諦,不過是在每個孩子心里注入一滴水,相信它終將找到自己的海洋。
責編:董以良
一審:董以良
二審:彭靜
三審:黃維
來源:科教新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