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15:46:12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8日訊(記者 黃煌)《齊白石篆刻研究:兼論單刀法的濫觴、演進和發(fā)展》近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這部22.8萬字、收錄420余幅高清圖版的精裝著作,以齊白石篆刻藝術為核心,系統(tǒng)梳理其單刀法的歷史脈絡與藝術價值。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近現(xiàn)代中國藝壇卓有成就的一代藝術宗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榮獲文化部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齊白石“詩書畫印”四絕,藝術上主張“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曾自謂“平生諸藝印第一,詩第二,書第三,畫第四”。
齊白石的篆刻以“單刀直入”著稱,其刀法凌厲如劍,線條剛硬中帶著“毛邊”,“俗中見雅,亂中見序”,酣暢似歌,將傳統(tǒng)印章的工穩(wěn)轉(zhuǎn)化為“痛快淋漓”的寫意之美。本書著者敖晉從文字史、書法史、印學史三重維度切入,首次以“齊氏分期”為綱,解析其從“摹古”到“破古”再到“化古”的藝術蛻變。書中通過420余幅印蛻、原石對比圖及動態(tài)示意圖,直觀呈現(xiàn)齊白石如何以“一刀一世界”的哲思,在方寸之間構建起雄渾剛健的美學體系。
敖晉是湘潭籍學者,深耕齊白石研究多年,曾參與編撰《齊白石辭典》《齊白石談藝錄》等權威文獻。1955年,齊白石以“和平鴿”系列作品與“愛世界和平”印章榮獲國際和平獎金,成為中國藝術走向世界的象征之一。70年后,這部專著以篆刻為媒,不僅展現(xiàn)了齊白石“藝通中外”的文化高度,更通過單刀法的傳承脈絡,揭示了傳統(tǒng)藝術革新背后的精神密碼。正如敖晉所言:“齊白石的刀下,藏著中華文化破繭成蝶的勇氣?!?/span>
責編:黃煌
一審:黃煌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