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雁 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8 16:10:36
2025年8月30日,湖南省第十屆國潮集體婚禮在常德河街春秋廣場舉行。
紅毯鋪地,囍映古墻,鐘鼓和鳴……湖南省第十屆國潮集體婚禮在常德河街浪漫啟幕,77對新人身著簡約而典雅的國潮婚服,行卻扇、合巹、結發(fā)之禮,在親友與市民游客的見證下共誓白頭。
這場集體婚禮是湖南省深化婚俗改革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湖南以國潮集體婚禮為載體,大力倡導婚事新辦簡辦、移風易俗,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優(yōu)良家風,傳遞正確的婚戀觀和家庭觀,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為新時代婚姻家庭文化建設注入鮮活動能。
六年來,湖南持續(xù)深化這一實踐路徑,以“省級示范+地域創(chuàng)新”雙輪驅動,不斷拓展“集體婚禮+”模式,逐步構建起文化賦能、場景創(chuàng)新、公益聯(lián)動的沉浸式婚禮新形態(tài),引領國潮集體婚禮常態(tài)化、社會化,讓文明婚俗新風尚遍吹三湘大地。
打造示范平臺 倡導婚事新辦簡辦
在“結婚成本高、彩禮負擔重”仍為社會痛點的今天,湖南國潮集體婚禮,以“婚事新辦簡辦”為導向,以“愛國愛家、相守一生、并肩奮斗、攜手追夢;純潔浪漫、潮流簡約、傳承文化、引領風尚”為精神內核,為年輕人樹立了婚戀觀“新風向標”。
2025年5月18日,“一戀于年 只此南湖”湖南省第八屆國潮集體婚禮在岳陽市舉行。新人們遵循中華傳統(tǒng)婚禮儀式,依次完成“沃盥禮”“同食禮”“合巹禮”“三拜禮”等環(huán)節(jié),許下同甘共苦的堅定承諾。
中國傳統(tǒng)婚俗禮儀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對婚姻的莊重承諾,更寄寓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的期許。湖南國潮集體婚禮以周禮為藍本,傳承傳統(tǒng)婚俗文化內涵,借東方美學營造古典“高級感”,以國潮紅毯秀賦予現(xiàn)代“儀式感”,盡顯典雅、莊重、浪漫。
在游客、鄉(xiāng)鄰與地方“父母官”的見證下,新人身著國潮婚服,行象征愛情純潔開端的“沃盥禮”、寓意同甘共苦與永結同心的“合巹禮”、鐫刻跨越時空的浪漫與承諾的“結發(fā)禮”……
“身著傳統(tǒng)婚服,循著古禮宣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婚姻的莊重與神圣,也讀懂了傳統(tǒng)文化里藏著的深意?!眳⑴c婚禮的曾強文、胡越夫婦的感慨,道出了眾多新人的心聲。這種美而不奢、簡而不陋的婚禮,讓傳統(tǒng)婚俗文化“破圈傳播”,激起當代青年傳承與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
2023年11月12日,“有國才有家·我的婚禮在韶山——湖南省第五屆國潮集體婚禮”在韶山毛澤東廣場舉行。“中國第一幸運伉儷”——蔣含宇、彭淑清這對金婚夫婦分享幸福秘籍,傳遞優(yōu)良家風。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span>湖南國潮集體婚禮不止于儀式創(chuàng)新,更注重價值重塑。它以“有國才有家”為價值導向,將家風傳承、婚姻輔導與家國情懷融入婚禮儀式,邀請革命前輩、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中的“金婚”夫妻代表,分享婚姻“幸福秘訣”與家風故事,為新人筑牢幸福婚姻的基石。
婚姻誓詞更是道出了家國情懷與純真愛情的同頻共振。以“雷鋒七問”句式創(chuàng)作的“幸福七問”婚姻誓詞,引導新人承諾“愛國愛家、風雨與共”;改編自《岳陽樓記》的誓詞“居華堂之高,則惜福知足;處生活之遠,則同擔風雨”,則將傳統(tǒng)文化精髓轉化為現(xiàn)代婚姻的價值契約。
湖南還以國潮集體婚禮為平臺,延展“頒證—集體婚禮—婚姻家庭教育”公益服務鏈條,通過婚姻幸福課堂、優(yōu)良家風分享會等活動,將家風建設的觸角延伸至千家萬戶,幫助新人樹立正確的家庭觀。
新人們集體朗誦改編版《岳陽樓記》婚姻誓詞,并發(fā)出婚事新辦簡辦倡議。
一場新婚典引領一種新風尚。湖南國潮集體婚禮打破“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的婚俗陋習,以“去繁就簡、存神留韻”的創(chuàng)新,賦予現(xiàn)代婚禮新形式、新內涵,讓婚姻回歸情感與責任的聯(lián)結。參與婚禮的新人由衷感慨:“沒有高昂彩禮、沒有奢華酒席,這場婚禮為愛情減負,為幸福加碼?!?/span>
當《移風易俗倡議書》鏗鏘宣讀,新人們用行動讓文明婚俗新風尚落地生根。他們主動倡導“零彩禮”“低彩禮”,共同發(fā)起婚事新辦簡辦倡議,傳遞婚俗新觀念。如今,“婚事新辦簡辦”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越來越多湖湘青年主動選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婚禮形式,成為婚俗新風的“代言人”。
政府搭臺、新人倡導,這場承載著文化底蘊與文明新風的國潮集體婚禮持續(xù)舉辦、創(chuàng)新深耕,正掀起湖南婚俗改革新浪潮,成為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的示范平臺。
引領地域創(chuàng)新 “集體婚禮+”百花齊放
2022年,湖南省民政廳聯(lián)合省文明辦、省司法廳、省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廳、省婦聯(lián)出臺了《湖南省婚俗改革指導意見》,并在全省確定20個市縣作為省級婚俗改革試點,要求全省各地因地制宜,舉辦特色突出的集體婚禮,推動形成文明節(jié)儉的婚俗新風尚。
全省各地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集體婚禮+”創(chuàng)新模式。通過建立省市聯(lián)動、多方協(xié)同的工作格局,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婚俗文化,將民俗文化體驗、非遺技藝展示、紅色教育基地體驗等融入婚禮流程,持續(xù)拓展多元場景體驗,推動婚俗改革與民俗文化傳承、紅色文化教育、旅游產(chǎn)業(yè)開發(fā)深度融合。
2023年3月19日,“有國才有家——湖南省第四屆國潮集體婚禮”在張家界武陵源標志門廣場舉行。
集體婚禮在湖南蓬勃開展,既破除陳規(guī)陋習、弘揚文明新風,又以省內歷史文化地標為媒,以三湘錦繡山水為幕,成為展示湖南文旅魅力的重要窗口,催生了獨具湖湘特色的“集體婚禮+文旅”新業(yè)態(tài),為地方發(fā)展注入新活力。
第四屆湖南旅游發(fā)展大會期間,第八屆國潮集體婚禮適時舉辦,將千年文脈浸潤的岳陽樓變?yōu)榛槎Y舞臺,把洞庭湖的壯闊風光化作浪漫背景,新人們乘坐婚船游覽南湖,帶動“婚旅融合”線路走紅,助力岳陽打造“婚戀目的地”。
今年七夕,湖南省第十屆國潮集體婚禮在常德舉行。新人在常德河街游覽。
今年七夕,第十屆國潮集體婚禮升級為“集體婚禮+產(chǎn)業(yè)+文旅”融合秀,讓傳統(tǒng)婚俗與時代活力在城市發(fā)展中完美交融。新人乘“公交婚車”巡游,走進米粉、擂茶企業(yè)體驗“舌尖上的常德”,在河街觀賞麻質畫、桃源刺繡等非遺,參與85家本地企業(yè)聯(lián)動開展的“游在常德、食在常德、購在常德”集市活動。
2024年11月24日,“我的婚禮在韶山—2024紅色集體婚禮”在韶山舉辦。新人匯聚在韶山毛澤東廣場,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行鞠躬禮。
在韶山,紅色集體婚禮已成為當?shù)匚穆萌诤系奶厣放啤C繄龌槎Y都包含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參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聆聽革命伉儷故事、觀看《最憶韶山?jīng)_》等環(huán)節(jié),讓新人在莊重浪漫的儀式中接受紅色精神洗禮,許下愛國愛家的誓言。依靠這一特色模式,韶山還開發(fā)了“我們的婚禮在韶山”“蝶戀花——桂花樹下的愛情”等婚慶路線,為韶山文旅產(chǎn)業(yè)增添別樣吸引力。
2024年11月11日,“天下鳳凰·鳳求凰”民族婚俗改革集體婚禮在鳳凰古城舉辦,新人身著華麗的民族婚服在鳳凰古城巡游,吸引眾多游客見證幸福?。(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立亮 攝)
鳳凰縣作為全省婚俗改革試點地區(qū),依托鳳凰古城濃郁的古韻文化、秀美的山水意境,定制集體婚禮、古城喜事、長龍喜宴、婚慶狂歡等主題,推出“天下鳳凰?鳳求凰”婚旅融合線路。新人們依傳統(tǒng)習俗,行鄰里拋喜糖、攔門酒、過竹篩等儀式,沉浸式感受民族婚俗的熱鬧喜慶,還能收到《文明婚俗承諾書》、非遺苗繡同心結和公益捐贈證書等特色“新婚禮包”。眼眸中閃爍著幸福淚光的新娘說道:“穿上民族特色婚服,走在沱江岸邊,仿佛自己是從千年傳說中走來的新娘,古城的風景、熱情的人們、精彩的婚禮,都將成為最獨特的記憶?!?/span>
在政府引領、市場聯(lián)動、社會參與下,湖南“集體婚禮+”創(chuàng)新案例呈現(xiàn)“百花齊放”之態(tài),形成傳統(tǒng)文化、文旅資源、民族特色、時代元素多維度融合的生動格局,推動全省逐步形成特色突出、影響力廣泛的多元化婚俗改革品牌矩陣。
建立常態(tài)機制 文明婚俗新風勁吹
為進一步深化婚俗改革、倡樹時代新風,湖南將集體婚禮納入婚俗改革常態(tài)化機制,以“一地一主題、一地一特色”為抓手,通過省、市、縣三級聯(lián)動宣傳推廣,營造“全省聯(lián)動、同倡新風”的濃厚氛圍,讓“輕彩禮、重感情”“簡婚禮、重內涵”的文明婚俗理念深入人心,成為三湘大地上的亮眼“新風尚”。
2025年5月20日,“虞舜承禮·情定九嶷” 2025永州市古裝集體婚禮在九嶷山景區(qū)九龍柱廣場舉行。
在“520”“七夕”等浪漫節(jié)點,湖南省民政廳統(tǒng)籌全省各級民政部門開展集體婚禮等活動,形成“省級示范、市州聯(lián)動、縣區(qū)跟進”工作體系,推動集體婚禮成為傳遞文明婚俗的重要載體。今年“520”“七夕”期間,全省共舉辦集體婚禮28場、集體頒證儀式326場及多場特色活動,吸引7450人參與,有效引導群眾抵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陋習,推動婚事簡辦、移風易俗取得新成效。
省級國潮集體婚禮選取長沙、岳陽、常德、張家界等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的城市作為主會場,舉辦示范性集體婚禮,通過媒體直播、短視頻傳播等方式,擴大活動影響力;市州則結合本地特色,同步舉辦集體婚禮、頒證儀式、特色活動,讓文明婚俗新風尚多點開花。
2025年8月29日,“幸福長沙 甜蜜出彩”七夕國潮集體婚禮在桃花嶺公園浪漫上演。
今年七夕,長沙采用“1+9+N”全域聯(lián)動模式,以桃花嶺公園國潮集體婚禮為主會場,聯(lián)動9個區(qū)縣分會場及N個商圈、文旅場所,通過資源整合與場景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全城甜蜜氛圍營造與甜蜜經(jīng)濟激活。長沙縣“七夕甜蜜良緣市集”搭配潮酷主題婚禮、望城區(qū)“鵲橋專列”地鐵婚車與靖港古鎮(zhèn)傳統(tǒng)婚儀體驗、天心區(qū)“七夕國潮奇遇記”交友活動……各區(qū)縣形成“一區(qū)一特色”的差異化布局,文明婚俗新風席卷全城。
除“520”“七夕”外,湖南還將集體婚禮與重要節(jié)日、重大活動深度融合,進一步擴大活動覆蓋面與影響力。在國慶節(jié)期間舉辦“家國同慶”集體婚禮,新人莊嚴宣誓,把對祖國的熱愛與對婚姻的忠誠緊密相連;在湖南旅游發(fā)展大會期間,張家界、郴州、岳陽等市把集體婚禮作為大會重要配套活動,吸引大量外地游客關注,讓湖南國潮集體婚禮的知名度再上新臺階。
長沙市望城區(qū)民政局銅官窯結婚登記點。
在婚姻家庭文化場所建設與服務優(yōu)化上,湖南亮點頻出。各市州民政局聯(lián)動本地文旅地標,精準落地一批特色婚姻登記中心,推動集體婚禮“常駐”。長沙市望城區(qū)依托銅官窯深厚文化底蘊,打造“君生樓”婚姻登記點,設置合巹禮、結發(fā)禮、敬茶禮等傳統(tǒng)婚俗體驗區(qū),舉辦唐制集體婚禮,掀起漢服打卡熱潮;湘潭市以萬樓歷史建筑為載體,建成全省首個古樓婚姻登記中心,設置婚俗文化長廊展示區(qū),舉辦明制婚禮展演、集體頒證等特色活動,讓傳統(tǒng)文脈與浪漫婚俗實現(xiàn)深度交融;衡陽市在南岳里景區(qū)設立婚姻登記點,實現(xiàn)“上午領證、下午辦婚禮”的一站式幸福體驗……
常態(tài)化、社會化開展的集體婚禮,吸引了眾多新人加入,文明節(jié)儉婚俗時代新風漸成風尚,繪就了三湘大地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動圖景。(楊鴻雁)
責編:楊鴻雁
一審:楊鴻雁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