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明 新湘評論雜志社“指點”微信公眾號 2025-09-12 17:18:43
隨著黨強化政治監(jiān)督、正風肅紀反腐,改革進入深水區(qū),部分黨員干部面對“緊日子”“難啃的硬骨頭”和“帶電的紀律高壓線”,開始流行躺學:“躺不會輸,卷很難贏,躺平有可能躺贏”。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躺不會輸。躺平者的核心思想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隱形變異、花樣翻新。有的全躺,把“無為”奉為圭臬,來了任務打太極,擺出“混日子”的無所謂姿態(tài)。有的半躺,深諳“中庸之道”,精準劃分工作范圍,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當“差不多先生”。有的側(cè)躺,有利可圖時爭先恐后,遇險重任務退避三舍。
卷很難贏。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陷入越努力越被動的怪圈。“干的總在干,看的總在看”,而“看的給干的提意見”。實干者容易多做多錯,甚至“木秀于林”而招致非議與排擠。另一方面,某些工作如同“火山口”,只要涉足就意味著高風險,一旦接手就可能陷入“做也錯,不做也錯”的兩難境地。
躺平有可能躺贏。有的黨員干部認為,“躺平到最后,不但安穩(wěn),說不定還能躺贏”。容錯機制不完善,對工作錯誤追責嚴格,對躺平等不作為現(xiàn)象難問責,讓不干事的“安全系數(shù)”反而更高。躺平意味著不主動做事,不擔當風險,不因改革創(chuàng)新得罪人,自然減少出事的風險,最后還有一定的機會躺贏。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躺絕非個人選擇的小問題,而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作風大問題。無論是躺平還是躺贏,本質(zhì)上都是消極避責的利己主義,是宗旨意識淡薄、缺乏擔當精神的表現(xiàn),危害不容小覷。躺或許不會丟官帽,但一定會丟民心。看似規(guī)避了個人風險,實則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動搖黨的執(zhí)政根基。
絕大多數(shù)黨員干部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同志,是希望干出一番事業(yè)的。有的黨員干部選擇躺,有主觀的理想信念滑坡、能力本領恐慌,也有因客觀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負擔而被迫躺平。
推動黨的作風建設,建立合理的決策和容錯機制,嚴懲“真腐敗”,又包容“為公錯”,讓黨員干部敢于創(chuàng)新,不擔心“流汗又流淚,擔責還背鍋”,避免“孫連城式躺平”“背鍋式內(nèi)卷”。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和公平的晉升渠道,以正向激勵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局面;以鐵規(guī)矩懲處“擺爛者”,破解“忙閑不均”“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難題,讓黨員干部認識到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
責編:萬璇
一審:萬璇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湘評論雜志社“指點”微信公眾號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