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光 新湘評論雜志社“指點”微信公眾號 2025-09-12 17:36:01
7日的長沙賀龍體育場注定要被球迷的吶喊聲填滿。暌違數(shù)年后,財信金控2025湖南省足球聯(lián)賽(“湘超”)在這里拉開大幕。首場長沙與婁底的揭幕戰(zhàn),一方面是場上22位運動員之間的較量,一方面也是兩座城市足球文化與球迷熱情的交流。這項賽事,釋放出湖南重視足球運動的強烈信號。當14個市州的球隊踏上賽場,98場精彩的賽事,早已超越了體育競技的范疇,成為解碼湖南體育、文化與經(jīng)濟融合發(fā)展的新鑰匙。
“湘超”的“誠意”,首先藏在14座煥然一新的體育場里。從益陽市奧林匹克體育場換上符合衛(wèi)星直播標準的LED燈,到鳳凰縣民族體育運動中心升級觀眾座椅與更衣室,每一處改造都緊扣“賽事需求”與“市民體驗”。
過去不少市州的體育場館或閑置,或使用率低迷,而“湘超”的舉辦,讓這些硬件設施真正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湘超”的舉辦還將帶動賽場周邊的餐飲、住宿和零售等行業(yè)發(fā)展。可以說,這場賽事早已不是“踢完就走”,而是串聯(lián)起“觀賽+消費”的體育新場景,為湖南體育旅游融合寫下生動注腳。
比場館建設更讓人欣喜的,是“湘超”開門辦賽的底氣。不同于以往小眾圈子的“自嗨”,這次球員選拔真正做到了“全民參與”: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只要懷揣著對足球的熱愛,都能站上“湘超”的賽場。這種開放包容的選拔機制,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感受足球的魅力,也為湖南足球注入了無限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湘超”規(guī)定:每場比賽必須有不少于3名16—18歲中學生同時登場。要知道,在湖南湘濤解散后,湖南職業(yè)足球曾陷入空白,而“湘超”的這一規(guī)定,相當于為湖南足球“摸家底”:通過13輪常規(guī)賽、多輪淘汰賽,能精準發(fā)掘青少年人才,為未來職業(yè)俱樂部的落地積蓄力量。當草根球員與青少年球員同場競技,賽場不僅有對抗的激情,更有湖南足球“薪火相傳”的希望。
“湘超”的“湘味”,更刻在每一個文化符號里。聯(lián)賽Logo用“三”“四”兩字幻化出“湘”字,既呼應“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又暗含“三湘四水”的地域情懷;吉祥物“湘湘”以紅嘴相思鳥為原型,喻指湖南足球深厚的群眾基礎,“超超”則融合超級水稻與青少年球員形象,藏著“糧食大省”的驕傲;就連隊服都是一本“湖南風物志”:長沙隊的紅白色調(diào)對應湘江水與火辣性格,湘潭隊的蓮花紋路象征溫暖希望,衡陽隊的“祝融圣火”傳承楚地文化……這些設計不是簡單的“貼標簽”,而是讓每一支球隊都成為城市的“移動名片”。當球員們穿著帶有家鄉(xiāng)印記的球衣奔跑,賽場便成了地域文化交流的舞臺。
全媒體的“造勢”,讓“湘超”未開賽先火。據(jù)了解,湖南省主要媒體設立賽事專區(qū),大小屏聯(lián)動打造立體傳播格局,甚至連熱身賽上都能看到球迷整齊的旌旗方陣與特色助威服。這種熱度不是偶然:“湘超”沒有把宣傳局限在“踢好球”,而是深挖“情感共鳴”。比如,報道草根球員的故事,講述青少年球員的成長,讓球迷不只是“看比賽”,更能“懂球員”“愛球隊”。省足協(xié)提前召開球迷會議強調(diào)文明觀賽,更顯專業(yè):既要熱度,也要秩序,這樣的氛圍才能讓“湘超”的品牌真正深入人心。
此次“湘超”的舉辦,還成功借鑒了江蘇“蘇超”的辦賽經(jīng)驗。比如,借鑒蘇超的“玩梗文化”,網(wǎng)友調(diào)侃“比賽第一,長沙第十四”“十三個充電寶戰(zhàn)長沙”……這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不僅沒引發(fā)爭議,反而讓賽事更具親和力;再比如,聯(lián)動文旅部門推出“通關(guān)文牒”——球迷憑球票可免預約逛岳麓山、橘子洲,享酒店景區(qū)優(yōu)惠,無票市民也能在“第二現(xiàn)場”參與“長沙進球即時優(yōu)惠”活動。如果說,蘇超證明了“一場球賽能火一座城”,那么“湘超”則要結(jié)合湖南的文旅優(yōu)勢,把“觀賽福利”變成“城市吸引力”,讓賽事成為游客了解湖南、走進湖南的新理由。

當然,“湘超”承載的不只是“一場比賽”的期待,更是湖南體育產(chǎn)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一次嘗試。過去湖南體育不乏亮點,但缺乏一個能持續(xù)吸引關(guān)注、帶動消費的“龍頭賽事”。“湘超”通過“常規(guī)賽+淘汰賽”的賽制設計,拉長賽事周期;通過“湖南好物”消費專區(qū),讓賽事流量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增量;通過降低參賽門檻,讓全民健身理念落到實處。在筆者看來,當長沙的球迷為進球歡呼,當張家界的賽場迎來外地游客,當青少年球員在“湘超”賽場種下足球夢想……這場賽事早已超越體育本身,成為推動湖南體育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
今天,當賀龍體育場的哨聲響起時,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場精彩的揭幕戰(zhàn),更是湖南足球的“新開始”。“湘超”也許暫時還不是“頂級賽事”,但它帶著“湘味”、懷著“誠意”、握著“機遇”——它讓湖南人重新愛上足球,讓城市因賽事更有活力,讓體育與文化、旅游真正“擰成一股繩”。
未來,當賽場上的青少年球員成長起來,當升級的場館成為市民們日常健身的好去處,當“體育+”的融合模式不斷成熟,我們會發(fā)現(xiàn):“湘超”不只是一場賽事,更是三湘大地上涌動的“體育新動能”。而這份“湘味”十足的探索,也終將成為湖南體育發(fā)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責編:萬璇
一審:萬璇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湘評論雜志社“指點”微信公眾號
我要問